close

Khentrul_Rimpoche_Center.jpg

【入菩薩行論】要義 第二堂

2012/02/24

 

南投縣菩提心佛學會 堪祖仁波切講述

學會網 www.bodhi2240425.org

 


註:此非逐字文字稿,為便於大眾閱讀,文字有潤飾與增刪以符合書面文體,實際內容仍需以 堪祖仁波切上課為準。

 

上個禮拜我們已經開始講第一品了,第一品是講菩提心的功德。講“功德”的意思是在講它的好處,白話來說,第一品就是在講菩提心的好處在哪裡。

 

現在台灣都是大乘佛教,都是大乘的修行人。為什麼要說是大乘的修行人呢?因為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成佛。我們之所以來學習佛法,不是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,不是因為吃不夠所以來學佛法,為什麼來學佛法?我們的目的都是想要成佛。

 

台灣或許也有小乘,但我想大部分都是大乘的修行人。大乘修行人的定義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想要成佛的這種人就叫作大乘的修行人,所以我們的目的都是想要成佛。那麼,為什麼我現在沒有辦法成佛呢?因為我們心續當中都有一種障礙,叫做“所知障”;因為所知障擋住,所以我們不能成佛。那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可以消除所知障呢?一定要靠菩提心,菩提心可以消除所知障,如果你修菩提心,你有菩提心的觀念,有菩提心的動機的話;菩提心可以說是一種動機,也可以說是一種觀念,當你有這種觀念,有這種動機時,你自己不自覺而已,慢慢慢慢的,它會消除掉你內心的所知障。

 

如果一個人可以消除所知障,那他要消除煩惱障就更不用說了,輕而易舉就可以消除煩惱障。這是因為所知障和煩惱障比起來,所知障非常深細,非常難斷,而相對的,煩惱障則比較粗,而且容易斷;煩惱障若和所知障相比,是屬於比較粗的煩惱,用了悟空性的智慧就可以斷除了,並不需要靠菩提心。但是一旦我們講到要消除所知障的時候,則一定非得要靠菩提心不可。所以,可以消除所知障即是菩提心的功德之一,也是它的特色。

 

我們現在也會看到有些師父、有些修行人,他涅槃的時候肉身不壞,身體不會腐爛發臭,在台灣我們會稱他是“肉身菩薩”。這個我們台灣有,以前的中國也有,印度也有,在不丹也有。

 

1997年不丹有一位法王,我曾見過他兩次,現在我們中心也有他的照片,他曾經當過不丹的國師 ,但是法王的身體很不好,患有佝僂症,所以只能躺著,法王在不丹曾經造過十四本佛法論著。

 

不丹有一個很特別的傳統,大部份的國師、法王如果涅槃的話,都會在農曆二月四日這天涅槃,這個很特別。

 

二月四日這天早上,這位法王叫幫他煮飯的人過來,他是一位腳不太方便的喇嘛,從小就當法王的侍者,負責幫法王煮飯。法王還另外叫了兩個喇嘛,總共三位喇嘛過來這邊

 

喇嘛們到法王旁邊的時候,法王跟這三個喇嘛說:「你們跟我這麼久,但是卻什麼都沒學到,因為你們都是在廚房裡面忙,沒有辦法來聽我說法,而我的其他弟子,多多少少都有跟我學習到佛法。」

 

不丹國王曾經供養法王一部車,法王將車子送給了腳不方便的喇嘛。由於車子是國王供養法王的,所以是很好的一部車,在台灣來說也是很名貴的車。

 

法王身上還有一些錢,將錢都送給這三個喇嘛後,法王:「你們三個可以出去了,將門關起來,不要再打擾我。」於是三個人都出去了,過了好幾個小時,法王都沒有叫他們進來,於是他們三個開門進去,才發現法王已經涅槃往生了。

 

涅槃的法王坐在小小的法座上面,後面沒有靠背,是以打坐的姿勢涅槃的,這三個喇嘛趕快報告王后,因為法王正是不丹王后的上師,王后也告訴了國王,然後國王跟王后都趕過來法王這邊。

 

因為法王曾經當過不丹國師,對國王講話很直,所以實際上國王並不太喜歡這位法王,國王喜歡的是另外一個法王,也是這位法王的學長。

 

國王看到生前患有佝僂症的法王,居然以直挺挺的姿勢打坐涅槃,國王不相信,認為一定是這三個喇嘛聯合起來欺騙他,才故意將身體弄成這樣。王后一直在旁邊說不可能不可能,他們不會騙你,國王還是不相信,要他們將法王的衣服拿掉。因為是國王的命令,所以法王的衣服全部都被拿起來。

 

衣服拿起來後,法王的雙腿仍保持著雙盤,國王叫他們將法王的雙腿弄直。一般人往生後身體會變得非常僵硬,但是法王的身體卻異常柔軟。

 

法王的雙腿弄直後,國王這樣看看看,突然發現到一件事情。國王以前曾經帶法王去看醫生,知道法王身上有膿瘡,現在居然不見了。這時國王突然有點緊張,發現自己可能真的做錯了,不應該這樣對法王不敬,趕緊叫旁邊的師父將法王的衣服穿好。

 

幾個禮拜後,法王的肉身不壞,國王非常後悔,也非常相信法王,天天都來頂禮膜拜法王。

 

法王涅槃後兩年,我也有去參拜,法王的身體仍舊維持著打坐的姿勢。

 

國王下令要旁邊的人不要點香,也不要點燈,只要供水就好,因為國王怕人家不相信,認為是因為旁邊有熏香所以身體才沒有發臭。

 

兩年後,國王的一個朋友是泰國的醫生,他來到不丹,他去看法王的時候,法王的胸口or頭頂(註:因錄音檔看不到仁波切所比的部位是胸口或頭頂,很抱歉)仍是溫暖的。之後國王也請美國的科學家來研究法王的身體,希望能獲得科學上的解釋。科學家研究後也無法解釋這樣的狀況,向國王表示,這個無法作科學解釋,只能用宗教來解釋。

 

泰國的醫生表示,以醫學的角度來說他無從解釋,但因為他本身也是佛教徒,所以他認為法王仍在入定,還沒有涅槃。

 

現在已經2012年了,法王的身體還在,肉身不壞,但是外面有塗黃金。因為一開始涅槃後的幾個星期,法王的身體突然變得越來越小,大家都怕他的身體會不見。

 

以前不丹曾經有過幾位肉身不壞的法王,身體自然消失,而因為法王是王后的上師,所以王后非常的希望法王的身體可以留下來,不要消失。王后去請示我們法王 雅望顛津的上師,老上師表示可以將法王的身體塗上黃金,這樣就不會消失了。於是王后親自替法王的身體塗黃金,所以現在看到的法王的身體上面是有塗黃金的。

 

我見過生前的法王兩次,他是很高大很胖的,而現在供奉的金身卻像小朋友一樣嬌小。

 

去年在不丹,有一個哲蚌寺的格西,他是不丹人,去印度哲蚌寺唸書拿到格西學位。以前我就覺得格西不只是學問好而已,修行也很好, 是非常謙虛低調的一個格西。格西去年涅槃了,我去看他的時候,已經涅槃27天了,格西在床上保持著吉祥臥的姿勢,身體也沒有發臭、腐壞。雖然房間外面仍有準備冰櫃作為備用,但是卻完全用不到。一個月後,格西身體火化掉了,留下許多的舍利子。

 

為什麼這些法王、出家人、師父他們跟我們一樣也是血肉之軀,但是涅槃後他的肉身不壞,既不會發臭,也不會腐爛,火化後留下了許多舍利子?這也是因為菩提心的功德。

 

這些修行人的肉身不壞,也是為我們留下了一種證明。因為菩提心在這些修行人的心續當中,誰也見不到,而他們死後肉身不壞,正好證明了佛法中所講的菩提心的功德是真實不虛的。在入菩薩行論中有提到,在第一品 寂天菩薩:

 

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,將此不淨之身能轉成,

稀有無價大寶如來身,是故於菩提心應堅持。

 

這句偈頌意思是,好像一種冶金劑,能將鐵轉化為黃金一樣神奇;菩提心也是如此,能將原本的血肉不淨之軀,轉化為清淨的“意生身”。

 

這次我入行論沒有一句句解釋,如果你們有不懂的偈頌可以問我。

 

還有一個是,為什麼有人對菩薩這麼不好,欺負菩薩、傷害菩薩,菩薩仍然對他好,對他慈悲,為什麼呢?也是因為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這個是菩薩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。一般來說,如果人家對你好,你也對對方好,這也是會讓人欽佩,因為代表你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。但是,對我來說,這個還算是應該的,因為畢竟人家從前對你好過,你報答對方,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
 

如果人家對你好,你也對對方好,並不能代表你是真正的大好人,因為這原本就是應該的;相對的,如果人家對你不好,你也對人家不好,也不代表你是罪大惡極之人,因為可能你確實受過傷害。

 

要是人家對你好,而你反而對人家不好呢?這代表你真的是一個不好的人,人家對你這麼好,你卻這樣對待人家!

 

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好人呢?我對你不好,你對我還是很好,代表你是一個真正的好人。我一直不斷對你不好,你還是一直不斷的對我好,對我來說,你真正是一個菩薩。我們為什麼說父母好像是我們的菩薩一樣,原因是什麼?我們對父母不曾做過什麼,也是一直不斷麻煩他們,也是不斷讓他們傷心,不斷讓他們擔心,但是他們仍然不斷的關心我們,不斷的對我們好,所以我們說,父母對我們好像菩薩一樣。

 

所以對我來說,如果一個出家人,因為父母生病沒有人照顧,而離開寺院回家去照顧父母,對我來說這是正確的。有人說這樣子代表你的心還沒有真正出家,你都還是在擔心家裡的俗事;但是對我來說,我不這樣認為, 我認為你仍然是走在菩薩的修行上,你可能只是沒有做寺院的早晚課而已,但是你仍然走在佛法裡面。

 

照顧病人,這個我們佛陀也親身做過,慈濟醫院裡面,也有這個圖片,一個病人躺在那邊,幾個師父來照顧他,對我來說這個是可以的。 一般來說,男眾出家師父不可以觸碰女生,女眾出家師父不可以觸碰男生,可是萬一那邊突然有一個病人,或者一個受傷的人,周圍也是沒有人可以照顧,沒有人可以救他,這時候你是可以碰他的。

 

戒律都是要看情況,如果他是病人,而且沒有辦法照顧自己,特別是如果他是妳的父親,妳不能說,因為妳是女眾師父,所以不能碰他;她是你的母親,你不能說,因為你是男眾師父,所以不能碰她。對於沒有人照顧的病人,必須要由你來照顧的時候,你為了要救助病人,你為了要幫助病人,這樣的情況下你碰他,是沒有違反戒律的。

 

為什麼說父母像我們的菩薩?因為我們一直不斷的麻煩他們,他們還是一直幫助我,一個菩薩就是這樣的。

 

所以當一個菩薩是真的不簡單,因為不見得大家都會對你尊重,還會不斷地麻煩你,不斷地讓你傷心難過,讓你失望,讓你挫折,但你還是會不斷的幫助人,不停地幫助人,這樣的人就叫菩薩。

 

菩薩為什麼做得到這些?菩薩的許多慈悲事跡,是我們一般人連想像都想像不到的,比如說我們看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行菩薩道的事跡,為什麼他可以這麼勇敢,為什麼他可以忍受這麼多挫折,為什麼他可以對別人這麼慈悲?人家一直來麻煩他,一直來傷害他,他的慈悲心永遠都不會退,他對人家的慈悲,對人家的好,永遠都不會改變,這個也是因為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所以我們看到很多 佛陀過去生行菩薩道的故事,會很感動,還會流眼淚,也是很想要像他一樣,也是很想多多少少追隨他的腳步,心中常常會想,如果我跟他一樣,那該有多好,可是卻怎麼樣也做不到。

 

比如說和人家起衝突、和人家有矛盾的時候,自己也很想讓對方贏,很想要學 佛陀一樣,都是讓對方得利,都是讓自己受損,可是只是心裡頭偶然有這樣的想法而已,實際上根本就做不到這個。為什麼會做不到?因為你缺少了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若是想要做得到這個,有什麼方法?你要修菩提心,你有這種觀念,你有這種動機,有一天你也會做得到,跟 釋迦牟尼佛、跟 觀音菩薩、跟 地藏菩薩一樣,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得到這些,也是因為他們心中有這樣的觀念,有這樣的動機,他們有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因為一個人做不做得到,都是要靠“心”,我們所有的人做任何事都是要靠這個“心”,如果你有這個心,你同樣也會做得到。菩薩為什麼膽子這麼大,這麼勇敢,可以幫助這麼多眾生也不會放棄?我們的話,若是幫助一兩個人我們也會願意,可是如果很多人來,我們也沒辦法,我們都會嚇到,最好是躲起來,最好假裝沒有看到,假裝不知道。

 

但是菩薩跟我們不一樣,他不會逃避,他永遠都在找需要幫助的眾生,他知道有人在祈求,他都會到,千處祈求千處現。他為什麼能這麼勇敢,敢承擔救度這麼多眾生的責任,也是因為他有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另外,我們好不容易做了幫助別人的事情,但是一遇到一些問題,我們都會放棄,但是菩薩不會。菩薩為什麼不會放棄呢?他也碰到過很多很多的問題,為了做自己一個人的事情,我們碰到了多少問題?為了做兩個人的事不用說了,三個人的事更不用說了,要幫助更多人,你的責任也會越大,當你的責任越大,碰到的問題也會越大,但是菩薩不論碰到多大的問題,卻都不會放棄,這也是因為他有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以時間上來說,比如說你來拜託我:「仁波切!你今天都幫忙我好不好?」我還是會願意的;「仁波切!你這個禮拜都幫忙我好不好?」這個可能我就要考慮了;「仁波切,你這個月都幫忙我好不好。」當然就不行了;「一年」更不行;「這輩子」就不用說了。

 

你來拜託:「仁波切,你這輩子都來我的寺院幫忙打掃好不好?」我會說不行吧,這個我沒有辦法,一兩個禮拜去你那邊當義工還可以,可是一兩年,我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。但是菩薩不會是這個樣子的,菩薩可以這輩子都幫助你,不只是這輩子,從今天起一直到你的問題解決為止,他都願意幫你的忙,他都不會停下來。寂天菩薩在入行論最後一品,第十品說了什麼:

 

乃至虛空世界盡,及以眾生界盡時;

此中願我恒安住,盡除一切眾生苦。

 

意思是,眾生沒有斷除一切煩惱,沒有斷除一切痛苦,沒有離開輪迴之前,我也不想要離開這個輪迴,寂天菩薩他最後並沒有特別說他要成佛。

 

為什麼 寂天菩薩願意這樣?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 地藏菩薩,他的發願是想要下地獄,他要下地獄去救眾生,地獄沒有空,地藏菩薩他也不願意成佛。就像以前一個西藏師父,他快涅槃的時候,突然難過的哭了。

 

一般來說,很多法王,很多修行人,涅槃的時候都是開心的,因為生死對他們來說,就好像將要換一個新的身體一樣。就像我們小時候過年,可以穿新衣服一樣,我們都有多開心。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這樣,以前我的阿嘛都會把新衣服放在枕頭旁邊,我們睡覺的時候,手都會放在衣服上,等不及明天要穿,都一直在想怎麼還不趕快天亮,一直問阿嘛天亮了沒?阿嘛說還沒,只好乖乖繼續睡。

 

平常過年都是在冬天嘛,冬天很冷,所以我們都不想起床,今天過年因為有新的衣服可以穿了,所以都不怕冷,天還沒亮就爬起來了。()

 

修行很好的師父涅槃的時候都是會開心的,因為自己這個快要不行的身體,即將要換成一個很好的身體,所以開心。做壞事的人死的時候都會很恐懼,因為就要下地獄,很像犯人已經快要送去監獄一樣。做好事的人,死後會感受到要去一個快樂的地方,要去一個很好的房子住,要換一個新的身體,好像換新衣服一樣,會很開心。

 

可是這個西藏師父快涅槃的時候,突然難過的哭了,他的弟子覺得為什麼師父會哭?其他師父涅槃的時候都是開開心心的,只有我們師父在哭,弟子問師父怎麼了?師父:「我這一輩子修行都修錯了,現在很後悔。」

 

弟子聽到後更是嚇一跳,連忙追問為什麼?師父:「我非常失望,我這輩子修行都是一直祈求自己將來死後能夠下地獄;為了救眾生,我想要下地獄,但是現在感受到自己即將往生到淨土去了。」

 

很多人臨死前多多少少都會知道自己死後要去哪裡,會有一些感應,這個西藏師父也是一樣。因為死後要到哪裡,不是只是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,也是必須要靠業力。

 

你一直都在做好事,想要讓自己變得不好,也是不會變不好;你一直都在做壞事,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,也是不可能。一切都是因果業力在後面主導。

 

這位師父這一輩子都在做好事,雖然一直求自己要下地獄,最後還是會生到淨土。然而,為什麼這個師父這麼勇敢,跟別人都不一樣?所有的人都是因為怕死後會下地獄,所以來學佛法;所有人都是求自己能夠往生善道,往生淨土,所以來學佛法,這一個師父卻是一心想要下地獄,所以修學佛法,為什麼呢?為什麼他能夠這麼的勇敢,跟 地藏菩薩一樣,所發的誓願這麼樣的不可思議,也是因為師父有菩提心的關係。

 

一般人可能不容易體會這位師父的心情,師父之所以會哭,並不是他在假裝。

 

一個有菩提心的菩薩,佛經說他對眾生的愛是沒有辦法用世間的事物來形容的。若是真的勉強要形容,就是用「母愛」來形容,我們說的「如母憶子」一樣,好像媽媽在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樣。菩薩看待每一個眾生都好像是自己唯一的孩子,唯一的寶貝一樣疼惜愛憐。

 

所以我們可以想像,一個媽媽如果不得已要和孩子分開,比如說媽媽要去一個很好的國家,像美國、瑞士、歐洲這種很好的國家,但是自己的孩子還在很落後的國家,比如說衣索匹亞、敘利亞、阿富汗,這種到處都是飢荒、戰爭、恐怖攻擊的國家裡受苦,媽媽一定會很難過,會很心疼,會非常捨不得孩子吧。媽媽一定會哭,也不會想去好的國家,更不會因此而高興。媽媽一定是寧可放棄自己的機會,選擇和孩子在一起,受苦也沒關係,只要可以幫助到孩子就好。

 

所以我們說菩薩的心是很特別的,因為菩薩解脫煩惱了,所以內心是舒服的,是安詳快樂的,但是因為看到了眾生的痛苦,捨不得,所以還是流眼淚。有時候一個人流淚,並不代表他內心有痛苦與煩惱,像我們悲憫人家的處境時也會流淚,但並不代表我們本身有痛苦與煩惱,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了解。

 

當菩薩幫助眾生解除煩惱與痛苦後,他內心的喜悅與快樂是沒有辦法形容的,就好像一個媽媽幫助自己孩子變好後,媽媽的心裡會有多高興一樣。

 

對我來說,我也曾經有想過一點點放棄自己,有過這樣的念頭。就像塔修寺現在好不容易蓋好了,我請人家來當住持,請人家來當各種職務的執事僧,然後我自己想要當一個掃地僧,掃地、掃廁所,我都願意做。這個我跟又心說過,也是半開玩笑,也是真的有想過要這樣,這是我的一個夢想。

 

不管在哪裡,我都希望有機會講佛法給大家聽,但是自己最想當一個掃地僧,很低調,人家不知道你是誰。不論在印度,在不丹,在塔須,我不太喜歡人家把我當作一個很重要的人,地位很高的人來看待,來這樣子尊重我,我本身不太喜歡這樣。

 

我希望沒有人理我,沒有人在意我,但是因為自己多少有學到了一些佛法,多少得到一些佛法的好處,所以很希望能夠講法,很希望有人來聽法,來學習,我希望掃地的工作做完後,可以幫他們開示,幫他們講佛法。

 

可是對我來說,這是很難實現,很難做得到的事。有時候覺得想要上去的人也是不容易上去,想要下來的人也是不容易下來。有時候你想掃個地,打掃個廁所,還真的是不容易。()

 

今年我在菩提伽耶上課,在不丹人面前我講過,我說:我明年冬天也會回來這裡,也希望你們來這裡,還希望你們明年來這裡的時候,大家都可以來當義工,在這裡撿垃圾,因為我們這裡到處都看得到垃圾,我會帶一些打掃的工具來,在正覺大塔旁邊我們可以打掃。

 

今年我有打掃幾分鐘,剛好看到有人也在打掃,我覺得這樣很吉祥,今天有打掃,以後還是會有機會打掃。

 

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都這樣子做的話,對我們的修行會幫助到很多,也是會幫助到很多眾生。可是做不到,對我來說很難做到,一個人要驕傲很容易,低調卻不容易,低調要非常小心,非常注意,才能做得到低調,驕傲不用注意,等你想到自己是不是在驕傲的時候,你已經在驕傲了,所以我常常覺得,低調怎麼會這麼困難,我怎麼會做不到,我一直想要的是這個。

 

菩薩為什麼做得到低調,也是因為菩提心的關係,這也是菩提心的功德。

 

這邊還有提到說,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幫助眾生而承擔這樣的責任?我們現代的社會大眾有這種觀念:「我為什麼要幫助你?」你請他幫忙,他不會願意,跟我們距離很遠。對我來說,我非常願意幫助人,我非常願意將自己所知道的告訴人,但是現在很多人不是這個樣子的,明明他知道,他真的不願意教你,真的不願意告訴你,他覺得為什麼要?這是人自私的關係,因為自私,慢慢有人會覺得,我為什麼要幫助父母?

 

為了這樣的事我和一個師姊在台中也有一點吵架,她覺得為什麼我要幫助我的爸爸媽媽,特別是她覺得為什麼我要幫助爸爸,我說:「這個沒有為什麼,你小時候都是靠他的幫忙,你還他這個就夠了,你吃過她煮的多少的飯?你拿過他多少錢?你穿過他多少衣服,你今天還他這些就夠了,照顧就不用講了。」師姐:「他不生我,也就不用照顧我。」可是我覺得,你還他們這些就夠了。

 

現在很多人都有這種觀念,我們為什麼要幫助人?入菩薩行論第一品:

 

心欲捨離諸苦痛,現於諸苦轉趣近;

雖欲安樂而愚昧,摧壞己樂如仇人。

 

每個眾生心裡想的都跟我們一樣,想要獲得幸福與快樂,不想要痛苦不幸,可是問題在於,大家都想要快樂,但是卻不會做讓自己快樂的事,可是你今天有能力了,你會做,你知道有些方法,可以獲得幸福與快樂,所以你是已經會的人,會的人要來幫助不會的人。

 

可以說你有這個能力,你為什麼要幫助我呢?可以說因為你有能力,所以有能力的人要來幫助沒有能力的人,懂的人要來幫助不懂的人,會的人要來幫助不會的人,這個是應該的。

 

像我們昨天說的,成立了一個佛學中心是為了要幫助人,若成立了中心而沒有幫助人,這樣就沒有意義。你為什麼來學這個法,也是為了幫助人,如果你學了這麼多年的法以後,你卻還是不想幫助人,這樣就沒有意義,這樣就很可惜。花費了這麼多時間,花了這麼多錢,花了這麼多精神,剛好你什麼都有了,卻不願意,那就很可惜,等一下就連你自己用不用得到都沒有人可以保證,也不一定都要等到人死掉。比如說我現在身上有錢,不願意佈施,等一下就沒有機會了,做好事的障礙違緣特別多,地震啦,景氣不好,生意不順,有時候覺得還好,有時候覺得真的是無常耶,等一下就會碰到問題。

 

所以剛好今天你有能力,這就是你的機會,剛好人家來找你,剛好你有看到人家的需要,也是要靠你來幫助他,對你來說,這就是你的機會,也是你的福報,你累積福德的機會,這些都是入行論第一品所提到的。

 

另外第一品還提到,菩提心有兩種,一個是願菩提心,一個是行菩提心。什麼叫做菩提心?剛剛有說過「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」,心中有這種的動機,就叫做菩提心。這個聽起來很簡單,但是要生起這樣的心是相當不容易的。

 

我們不能當做生起菩提心很簡單,只要我想,隨時都可以,這個沒有什麼。這是你還沒有真正感受到菩提心,要得到菩提心,一定要每天不斷的練習,不斷的串習,慢慢慢慢的,你才會感受到一點點。

 

對我們來說,有時候看似很簡單的東西,真正要做到都很難做到。像以前我們剛來台灣,也不懂書法,看到書法覺得這個沒有什麼,隨便畫一畫都可以,很納悶為什麼有的書法家寫的毛筆字還要展覽,還這麼有名氣,一幅作品為什麼要賣到這麼貴?我們都想說,這個我也可以寫啊,自己以為很簡單,隨便畫畫都可以。後來自己寫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寫不出來,越寫越覺得毛筆字是真的難寫,越寫越覺得自己的字醜。所以簡單的東西都是自然的,自然的東西就是很難做。

 

所以「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」這個動機聽起來很簡單,要在你的心中生起是真的困難,是真的不容易,所以每天不管你做了什麼善業、什麼好的事情,一定都要用這樣的動機來做,這樣你做的這個善業功德就會變得非常的圓滿了。

 

比如說今天我在念經,也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所以我在念經;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所以來聽課;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所以來講經,內心一定要有這樣的動機,有這樣的動機,你的功德將會變得非常圓滿。入菩薩行論第一品:

 

 

一切餘善不久如芭蕉,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;

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,與果恆時無盡輾轉增。

 

意思是好的果樹,它的果實每年都會有,每年都會生,而且還結實壘壘,果實給的越來越多,像是橘子、蘋果這類的果樹,每年都會結果;而不好的果樹,都只會長一次果實就枯萎死掉了,就像香蕉樹一樣,一年只會生一次香蕉,之後它就會乾枯死掉了。

 

菩提心的動機所做的善業,就跟種了這種好的果樹一樣,它不容易滅掉,從今天到成佛,這個功德不會滅掉,也是善果會一直生長出來,你永遠都可以收成這個果實。所以我們內心一定要有這個動機;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這個心是一種動機,也是一種觀念。

 

這種動機和觀念可以分為兩個,“願”和“行”,“願”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只是單單有這樣的想法,叫做願菩提心;“行”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,所以我要講法、我要佈施、我要做好事,心裡頭有“我必須要實行”的念頭時,就已經是“行菩提心”了。

 

我要去台中,這個時候叫“願”;我要去台中,所以我要叫車,這個時候已經叫“行”。

 

講到“行菩提心”的時候,我們都說一定要配合「實行」,但是並不是要身體開始有在動了,才叫作“行”,當心裡有“我必須要實行”的這個想法時,就已經是在“行”了。

 

佛教的修行都是要看你的心,並不是看你的身體有沒有在動,並不是看你外在是不是有所表現。比如說佈施的修行來講,佈施有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三種。

 

有的人說,我身上沒有錢,如果我今天有錢,我也願意修財佈施。不用!不是一定要有錢,才可以修財施。

 

有的人說,我今天不懂佛法,如果我懂佛法,我也願意法佈施。不用!你不一定要懂佛法,才可以做法佈施。

 

有的人說,今天我沒有能力,如果我有能力,我也願意救人,做無畏施。也不用!你不一定要有能力,才可以做無畏施。

 

佛教的修行,關鍵都是在於這個心,有沒有這個修行,都要問你的心。你的心裡到底是不是確確實實有這樣的心,你到底有沒有要施捨給人家的這個心,到底有沒有想要幫助人的這個心,不一定都是要等到我有了這些東西、有了那些東西,我才能做得到這些修行、那些修行。

 

剛剛我講的,很像我們都會觀想一樣,如果今天我有的話,我要幫助人家這個,我要施捨給人家這個

 

今天有那麼多乞丐,都吃不飽,都沒有吃的,如果我有錢,我要給他們吃到飽,而且每天都讓他們吃到飽,解決乞丐的這個煩惱。

 

有的人沒有穿的衣服,我要讓他們都有衣服穿;有些學生沒有學費,我要給他們錢,讓他們都可以付得起學費;有些病人沒辦法看病,我要幫助他們,讓他們可以看病;有些老人沒有人照顧,我要來照顧他們。

 

修行都是這樣,即使你身上沒有這些東西,即使你沒辦法親身前往,但是你可以靠一直觀想一直觀想,你的這個心會越來越進步,你的佈施的修行也會越來越進步,所以佈施不見得你要有這些東西才能佈施。像我們導師  釋迦牟尼佛,他在苦修的地方,什麼東西也沒有,他的佈施修行靠什麼進步?都是靠這個觀想!

 

所以,我說做的時候不一定都是身體在做;心裡做,心裡在練修,也是一種做。「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」,這個時候還是“願菩提心”。「所以我要佈施、所以我要持戒、所以我要打坐、所以我要念經。」這個時候已經是“行菩提心”了。

 

所以做的時候不一定是身體來做,也不一定是要有這些東西才能做。

 

很多人不明白,我們講佛法給人家聽,也是在幫助人。在台灣、在不丹我也是聽到有人跟我說過:「師父!你不能只是一直待在寺廟裡面念經、講經,你應該要走出來幫助人。」我覺得他還不明白,在寺院裡面念經也是在幫助人、在寺院裡面講經也是在幫助人。

 

以前,我跟一個美國朋友去參觀中台禪寺,回來的時候我們吵架。美國朋友覺得寺院蓋得這麼漂亮,這個師父一點也不慈悲。我問他:「那你認為應該要怎麼幫助人,才叫作慈悲?」他說:「要蓋醫院,要蓋學校!」我:「因為你沒有想過,這個就是醫院,這個就是學校。」這個裡面給的也是教育,多少人在這裡有學到東西,這就是教育。教育不是一定是要教科學,佛法的教育也是一種教育,而且佛法的教育非常重要,只是很多人不覺得而已,我們人的這個心要調好,一定要靠佛法的教育。

 

我們現在為什麼生活過得比以前的人好,是因為教育普及。可是,現代人的生活過得跟古代的國王一樣好,但是心還是不快樂,原因是什麼?缺了佛法的教育。也是為什麼人有這個問題,因為我們只解決了生活上面的問題,心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。人快樂不快樂,都是要看這個人的心,不是看這個人吃得多好,穿得多好,住得多好。吃得很好、穿得很好、住得很好,不見得他就快樂,快樂不快樂是要看他的心,不是看他的身體。

 

為什麼我們的心不快樂?因為讓心快樂的方法,我們學校教育從來就沒有教過。那麼,要去哪裡找?我們的佛法裡面有,佛法裡面有很多這種觀念,你來學習,你來思考,最後你會快樂。

 

有人在山洞裡面,吃得不飽,穿得不好,可是他的心裡很快樂,因為他沒有受過現代教育,所以生活不好,但是他受過佛法的教育,所以他的心裡快樂。所以一個人要圓滿,現代的教育也需要,佛法的教育也需要,有受過現代的教育,你的生活會好;有受過佛法的教育,你的心會快樂,兩個教育都受過,不論是外在的生活或內在的心靈層面都會變得圓滿。

 

我們不丹那邊,因為有佛法,所以大家都快樂,但是現代教育受的不夠,所以還是貧窮落後,生活不能跟台灣比。但是不丹為什麼快樂?從最細的角度來看,是因為有佛法。

 

我們說一個國家的文化、習俗,風俗民情,為什麼不丹的文化、習俗、風俗民情會好?也是跟佛法有關係,不丹的法律制度為什麼好?不丹保護動物、保護森林、環保,做得比其他國家都好,也是跟佛法有關係。從最細來看,不丹的快樂來自於佛法。

 

有一次我去臺北烏來,遇到一個先生,他知道我是不丹人後,他問我不丹為什麼快樂?我說:「因為家庭教育、文化、宗教的關係。」先生:「這些我們台灣也有啊。」我:「還有一個秘密,一般來說我不能跟大家講,可是今天你一直問,我也不得不講。我講給你聽,就是我們那邊不管是男生女生都會喝酒。」(大笑)先生:「對嘛、對嘛!就是這個。」

 

這個是開玩笑的,喝酒的人絕對不會快樂,喝酒以後人會打架鬧事嘛!因為我跟這個先生講實話,他不願意聽,也不願意接受,所以我只好跟他講不丹有一個快樂的秘密,就是人人都會喝酒,他說是是是!這個他相信。可是事實上,真的就是佛法。所以我們如果這樣來做,有受到現代的教育,也有受到佛法的教育,人會變得非常圓滿。受過佛法教育,人會變得容易滿足,最少他會有因果的觀念,人知道因果後,就不會做壞事,也會願意做好事。

 

對我來說,學習了佛法以後,我很容易滿足,當我有滿足,我就容易快樂。若是你總是不滿足,你永遠不會快樂,很像你永遠不會吃飽一樣。你一直吃,一直吃,一直吃,你還吃不飽,那就很麻煩了。你一直都有,一直都有,有了還不滿足,就跟剛剛講的一直吃都不會飽一樣,你永遠都不會快樂。特別是在台灣,如果你心裡能有一點點滿足的話,你真的很有機會得到快樂。

 

有人說我們要去不丹,因為想要尋找快樂。我說為了尋找快樂,你不用特別跑到不丹,在台灣,你滿足,只要你學會滿足,你就會快樂。不丹為什麼人會快樂?不是因為這個地方的關係,而是跟宗教有關,跟人的觀念有關,不丹人特別容易滿足,為什麼不丹人特別容易滿足,也是跟宗教、文化習俗有關係。

 

所以我跟這個美國朋友說,中台禪寺也是有給佛法教育的,也是跟學校一樣,也是跟醫院一樣,多少人心裡的病,心裡的痛苦,心裡的問題在那邊得到解決?身體的部分也許那邊沒有,但是心裡的部分那邊有,這些寺院也是對人有幫助的。

 

有些師父說,我們出家人不能只是佛法而已,我們要幫助人,要走出來。我在臺北陽明山,一個師父跟我有辯論過,我:「佛法就是幫助眾生而已,你不可以說,我們在寺院一直念經都沒有幫助眾生,我們要出來幫助眾生。」我說不可以這麼說。

 

佛法幫助人有三種方式,一個是你聽了佛法後,教人家佛法,這也是在幫助眾生;一個是你自己修行,證得佛法,這也是在幫助眾生;一個是你親身來幫人家做事,好像一個病人你去照顧,他沒辦法煮飯,你煮飯給他吃,這也是在幫助眾生。這三個都是在幫助眾生,不能說在寺院裡都是沒有在幫助眾生。

 

我們不能說蓋寺院都是沒有在幫助眾生,蓋醫院、蓋學校才是有在幫助眾生,我認為不是這樣子的,這三個都是在幫助眾生。

 

簡單來說就是,不是為了你自己,都是為了別人而做的,就都是在幫助人。

 

都是為了你自己,就算蓋了醫院,蓋了學校,我也不認為你是在幫助人。當你做任何事,都不是為了自己,都是為了別人的時候,這時才是真正的在幫助人。

 

所以,你是為了他人,還是為了你自己,這個要看你的動機來決定。

 

為了你自己,你蓋了醫院,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幫助人,事實上不是,這是在做生意而已;蓋學校,也是在做生意。為了你自己所做的事,都是在做生意,為了你自己而來念經,也是在做生意。

 

我們都是要看這個人的動機,是為了他人,還是為了自己,用他的動機來區分。所以我們說大乘和小乘的分別在於動機。

 

以上這些是入菩薩行論第一品所講的。

 

我們現在開始講入菩薩行論第二品。

 

第二品是懺悔品,懺悔也是很重要,我們現在知道菩提心的功德,修菩提心就可以消除“所知障”,消除“煩惱障”,消除了煩惱障就可以離開輪迴;消除了所知障就可以成佛,也有能力可以幫助到很多眾生。

 

可是我心續當中為什麼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動機,生起這個菩提心呢?這是因為我們有障礙,我們有“業”,我們說業太重了。

 

比如說大家都聽得懂,我聽不懂;大家都做得到,我做不到;大家都可以生起這個菩提心,我卻沒有辦法生起來,原因是什麼?也是過去生的業。

 

人都是一樣的,但是人家做得到,而我卻做不到,為什麼呢?對佛教來說是因為有“業”;人家都做不到,但是我做得到,為什麼呢?因為是我有福報。我們說因緣、業、福報。

 

今天我的心續沒辦法生起菩提心,人家不會知道,只有我自己會知道;今天我的心續當中生起了菩提心,也沒有人知道,只有我自己會知道。所以佛法修行的時候,人家怎麼看你並不重要。

 

人家覺得你非常棒,也不見得;人家覺得你非常不好,也不見得。你好不好誰知道呢?只有你自己知道,你自己當你自己的保證,你自己當你自己的老師。

 

有人說,我做了這麼多的好事,都沒有人來讚嘆我,都沒有人說我做得很好,所以我不想再做了。不需要這個樣子,自己讚嘆自己,自己相信自己,自己以自己為榮就好了。

 

我以我自己為榮,這個在佛法很重要,因為佛法都是走在心裡面的,人家不會知道你的心,外面完全看不出來,完全不知道你現在心裡在想什麼。所以自己有沒有生起菩提心,自己非常清楚。

 

沒辦法生起菩提心,一定是有業的部分,那麼業的部分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?

 

因為只要生起菩提心,就會消除掉任何的業,但是現在我的問題是根本沒辦法生起這個菩提心啊!這個一定是有業,那該怎麼做比較好呢?

 

我們必須要用懺悔的方式來消除這個業。

 

懺悔,這個很重要,舉一個例子來說,今天我這裡有一個很好的種子,我知道這個種子最後所長出來的水果是很珍貴的,也是對身體很好的,這個水果的很多好處我都知道,它的功德我都知道,我想要種,我要去哪裡種呢?

 

我一定是會選在一塊很好的土地上來種,可是這塊土地上面也是多多少少有對它不好的部分,比如說石頭、雜草等等這些障礙,所以要先除草、整地,先把這塊土地弄好才可以種。

 

這個跟我們修菩提心很像,菩提心就是成佛的種子,這個種子要在哪裡種?要在我們這個瑕滿人身的心續裡面種,不太能夠在一個動物的心續當中種。在動物的心續裏面,菩提心會非常困難、幾乎沒辦法生起,因為動物的心續不能跟人的心續比。

 

菩提心在一個瑕滿人身的心續裡面會很適合生長,瑕滿人身就是我們,對菩提心-成佛的種子來說,我們是一塊最好的土地,我們的心續是菩提心最好的種植土地。

 

可是這塊土地-也就是我們的心續,它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障礙在。那麼,要怎麼樣把它弄好,要怎麼樣把它弄乾淨呢?要用懺悔來把我們的心續弄清淨!

 

所以懺悔對一個修行人來說,非常非常的重要。懺悔有四個非常重要的部分:

 

第一、懺悔的對象

第二、要承認自己真的錯了,打從心底生起後悔

第三、要向對方道歉

第四、發願從今而後絕對不再造

 

這四個很重要。比如說我對你不好了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,我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,為什麼會因此而沒辦法生起菩提心呢?因為我們修菩提心,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所以想要成佛。而在這一切眾生當中,當然也包含了你在內,因為對你不好的關係,所以我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。

 

所以我要先跟你懺悔。如果我對你不好,我有造了這個業,我想要消除這個業,就要懺悔。我懺悔的對象,最好就是你本人,最好能夠找到你本人,當面向你道歉。

 

可是今天可能你已經不在了,或是我不方便去找你,或是我還不敢去找你,那麼佛陀可以代表是你,菩薩可以代表是你,度母可以代表是你,我可以在佛菩薩像前面懺悔。

 

因為找不到小朋友的時候,我們都可以找媽媽解釋嘛!我沒辦法直接跟太太道歉的時候,我們會拜託先生嘛!比較像這樣,我不敢直接跟你道歉的時候,我拜託佛菩薩,先跟佛菩薩道歉,希望慢慢就敢跟你道歉,也是求佛菩薩來幫助我跟你道歉。

 

所以第一個,懺悔的對象就是這個樣子。

 

第二個,承認自己真的錯了,打從心底生起後悔。這個非常重要。我們不能說,我沒有什麼錯啦,沒關係,如果你愛聽的話,我還是跟你道歉,跟你懺悔。不能這樣來懺悔,這樣沒辦法消除障礙。

 

你懺悔的時候,百分之百要承認自己真的錯了,打從心底生起後悔。就像佛經裡面說的,一個人因為不知道,不小心吃了一個毒藥,這個人一定會非常後悔吧!因為等一下就會死掉了。

 

不小心吃到毒藥的人會非常後悔,就像你不小心造了這個業以後會非常後悔一樣,自己會想我該怎麼辦,自己很不好意思,覺得很丟臉,很慚愧,很後悔自己做錯的事,要用這種心情來跟對方道歉懺悔,這個很重要。

 

現在我們都知道人家的過患,知道人家做錯的事;卻不知道自己的過患,自己做錯的事。因為我們都會不斷地觀察人家,卻不會觀察我們自己。佛經裡面一直跟我們說要觀察自己,可是我們怎麼樣都不會觀察自己,都是不斷的觀察別人。因為我們一直觀察他,所以我們會看到他的很多過患,卻看不到自己的過患。

 

所以為什麼要學佛法,佛法就好像我們的鏡子一樣,我有兩個眼睛,可是我卻看不到自己的臉,我們都會看到人家的臉。當我想要看到我自己的臉,還是要靠鏡子。

 

我們有眼睛,但是眼睛長在外面,所以我們都是看到人家的過患,看不到自己的過患,如果我想要看到自己的過患,就要靠佛法這面鏡子。

 

入菩薩行論我們這樣讀的時候,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面讀入行論,也會覺得丟臉,為什麼?因為看到了很多自己的過患在裡面。還好 寂天菩薩今天不在,如果 寂天菩薩在我的面前講這些,我一定會覺得他有神通,他是不是知道我的心,我整個臉都會紅起來,剛好今天他不在。

 

所以我看 寂天菩薩的書的時候,大部份都是提到我們自己的過患,我覺得入菩薩行論真的是為我而造的,寂天菩薩也是說過,為了幫助眾生,也是為了幫助他自己,所以他來造這個論。

 

就像佛陀他為什麼講佛法?也是為了眾生,所以佛陀講佛法。我覺得這個入菩薩行論,真的是為了我而講的,為什麼我的過患,我的所有問題,我的不好的地方,全部他都發現了。所以如果沒有這個法,我們是看不到我們自己的問題的。

 

所以為什麼先生和太太會吵架,先生看到太太的過患,自己的過患卻看不到;太太會看到先生的不好,自己的不好卻看不到。事實上,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問題,每個人一定都是有問題的。我相信,你絕對不是佛,絕對不是菩薩,如果你是佛菩薩,你絕對不會跟他吵架。你會跟人家吵架,代表一定是你也有問題,你也是感受到痛,他也是感受到痛,這就代表了你和他都是一樣的,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,大家都是同樣有病。

 

所以,懺悔的時候,一定要想自己的過患,想自己做錯的部分,這個很重要,這樣慢慢慢慢的,你會變得好,很像今天你知道自己的病一樣。

 

我們現在不知道自己的病,只有感覺到痛,很痛的時候我會罵你,這個時候很像傳染一樣,我很痛所以傳染給你,你也痛又再傳染給我,這樣子病會好嗎?不會好!如果要好,一定要想辦法自己來處理,可是今天方法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
 

因為我心裡有煩惱,我很不舒服,所以我罵你,我跟你吵架,希望你也痛,這就好像把病傳染給你一樣,可是病傳染給你後,我的病就會好嗎?病不會好的。

 

我聽到有人說:「他對我不好,我也會對他不好!」我說不要這樣子,這個不是道理,好像他傳染給我感冒,我傳染給他發燒一樣,這樣你的感冒會好嗎?不會好的。

 

病傳染到你身上就好了,到這裡就好了,你自己想辦法處理這個病,就樣就很棒了。病就是這樣子嘛,最好是你不要傳染給我,可是你已經傳染給我了,好了,我不要再想病都是從你這邊來的,我想辦法把我自己的病弄好。已經我生起煩惱了,好了,我不要再想是你害我的、是你弄我生氣的,我不要再想這個了,自己想辦法處理自己的煩惱,這樣是最好的。

 

當我們知道我們自己做錯的事,知道我們自己的問題,知道我們自己的過患,知道我們自己的煩惱的時候,很像我們找到自己的病一樣,病會好的機會很多;當我們找不到自己的病時候,病要好很困難。

 

找到病的時候,有一天你一定會找到治療的方法,找到我自己的不好以後,有一天你一定會找到讓自己變好的方法。

 

比如說,讀入菩薩行論,入行論提到我的問題時,自己也知道自己真的有這個問題了,要怎麼辦?發現到自己的問題以後,你不能說:「無所謂啦!每個人都有這個問題,不是只有我這樣子而已。」你不可以這樣想。

 

我們生病的時候,都不是這樣子的,我們不會說:「我感冒了,沒關係,不只是我而已,人家也感冒,很多人也都感冒。」我們不是這樣想的嘛!感冒的時候,我們會想辦法把自己的感冒治好。

 

你發現到你的心續當中的煩惱,發現到你的不好,你也要這樣,你不可以說:「不只是我一個人而已,所有的人都會發脾氣啦;不只是我而已,每個人都會嫉妒啦;每個人都有貪心啦。」不可以這樣子。人家有人家的痛苦,你有你的痛苦,你自己的痛苦要靠你自己來解決。不能像我的叔叔說的:「人家都敢下地獄,我為什麼不敢。」()

 

因為你沒有下地獄過,你還沒有到地獄嘛!所以你都敢講,真的快到地獄的時候,你真的敢下去嗎?醫生說要幫你開刀的時候,很多長輩都拜託醫生,問醫生可不可吃藥就好了,可不可以不要動刀。連開刀你都不敢了,你怎麼可能會敢下地獄?這都是還沒有到的時候,沒有想清楚所講的話,我的叔叔常常有這個口頭禪。

 

所以,要找到自己的過患,找到自己做錯的時候,很像找到自己的病一樣,這樣子慢慢的大家都不想要做壞的。所以你找到自己的過患後,你的懺悔也是真正的,不是假裝的,不是嘴巴講講而已,你的道歉也會是真正的,會打從內心向對方道歉。當你打從心底跟人家講對不起的時候,對方也會感受得到。

 

有人說:「師父,我跟他講的話也是這個,你跟他講的話也是這個,可是為什麼他都聽你講的話,卻不聽我講的話呢?」我覺得,有些時候因為我是師父,所以聽的人會認為這是師父講的,所以也是會有所差別。但是,我覺得你講話要打從心底去講,給人家的感受不一樣。你打從心底講,跟嘴巴講講,感受完全不一樣。不只是講話而已,我們連唱歌,連念經都是一樣。有人說你念經的時候,我聽到會感動,不只是你,我自己念的人也會感動,因為我是打從心底念的經。可是我們小時候念經,人家都不會感動,人家覺得你很吵,這個小喇嘛很吵,為什麼?因為我是嘴巴念念而已,不是打從心裡念這個經,所以一定有差別。

 

所以懺悔的時候,要打從心底來向對方道歉,打從心底說對不起,因為你真的知道你自己做錯了,你今天跟他道歉的時候真的會不一樣,這樣子來道歉的時候,對方會感受到,也會感動到,我覺得這樣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會有很大很大的幫助。

 

我覺得人與人互相道歉,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事,不要不道歉,有人真的講不出來“對不起”這句話,有人真的講不出Sorry,我以前常常說Sorry, sorry...,我的美國朋友一直跟我說:「仁波切,你不要一直說Sorry, sorry...,你可以說Apologize。」我說我已經習慣了,人家碰到我的時候,我都說Sorry, sorry這樣...。美國朋友說:「這時候要說Excuse me,這樣就夠了。」可是我還是習慣說Sorry, sorry...

 

我覺得道歉是很好,對我來說,你對我多不好,你跟我道歉,我真的都會接受,都會原諒的。可是你對我這麼不好,你都不道歉的時候,我心裡也會很不舒服;你跟我道歉的時候,我都會原諒你。

 

所以我覺得,人家對我們不好,我們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原諒人家;我們對人家不好,也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向人家道歉。我們佛教說的,要懺悔,這個很重要。懺悔跟道歉,意思是一樣的。

 

剛剛第三個,“要向對方道歉”也已經講完了,接下來第四個,發願從今而後絕對不再造。

 

今天道歉以後,你嘴巴可以講,心裡也可以發願,以後我絕對不再做,這個發願很重要,以後我不做、以後我不做、以後我絕對不再做,這個發願就好像我們受戒一樣。

 

很多人會說,我們都不要發願,因為會做不到。

 

我覺得沒關係,你還是要發願。從來沒有一個佛,從來沒有一個菩薩,從來沒有一個眾生,一發願就從頭到尾都做得到,沒有一個人這樣,每一個人都是多少次受了菩薩戒,多少次有破過菩薩戒。

 

連我們的導師 釋迦牟尼佛,過去生他也有下過地獄,為什麼他會下地獄?因為破了菩薩戒;觀世音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後,腦袋都碎裂了,也是因為違背了自己的發願;舍利弗過去生也下過地獄,因為破了菩提心,很多很多,所有的佛菩薩,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子,也是不斷地一直重新發願,又破了,再懺悔;又重新發願,又再次破了,再懺悔,再重新發願,一直不斷不斷的這樣一直下去,慢慢慢慢的,有一天你都會成功,有一天你都會做得到。

 

可是發願的時候,你可以從小小的開始做起,可能你可以這樣發願:「今天半天,我都不生氣。」可能平常你都很會跟他生氣,很會跟他吵架,你道歉完了以後,可以這樣發願,今天早上到中午,我都不對他生氣,我都不跟他吵架。半天做到了,一天、兩天、三天、這樣累積下來,一個禮拜、一個月、一年、二年,慢慢慢慢,人與人真的不會吵架耶。

 

不丹有一對夫妻,太太和先生都是我的好朋友,太太也是我弟媳的姊姊,他們兩個不只會吵架,還會打架。有一天,他們請一個師父來家裡修煙供,師父還沒有開始修煙供,他們兩個就開始吵架,最後打架了,這個太太也很壯,先生也很壯,師父想要來勸架,在中間幫忙,結果打到師父的眼睛,然後師父離開了,剩下他們兩個繼續打,打到後來兩個人都累了,躺在那裡,太太突然想起來師父呢?去佛堂看,師父不在,後來知道師父去醫院了,整個眼睛都腫起來。(大笑)

 

他們夫妻倆個一直都吵架,一直都打架,家裡的東西都會亂摔,都會打破。太太的父母覺得,你們夫妻兩個真的沒有因緣,應該要離婚,先生的爸爸一開始都幫他們講話,到後來爸爸也覺得累了,覺得兩個人應該要離婚,小朋友由他來照顧。後來,他們兩個人也都想要離婚了,但是先生說,離婚的話,他不想再待在不丹,要去美國工作;太太說,我也是這樣想,我想去美國工作,不想在這裡。

 

因為夫妻兩個人做生意,做得不好,借了很多錢,兩個人都負債,欠人家很多錢,所以他們都想去美國工作來還錢。後來去拜託太太的叔叔幫他們辦美國簽證,因為太太的叔叔是不丹駐泰國大使館的館長,所以有辦法幫他們辦美國簽證。因為他們已經準備要離婚了,所以去泰國的時候,住在不同飯店,只是因為有很多行李,所以到泰國機場的時候也是坐同一班飛機到美國。

 

到美國的時候,兩個人因為找住的地方不方便,所以還是住在一起,因為要租房子,兩個人只租得起一個小房間,所以也是不得不住在一起。

 

住在一起以後,慢慢的,先生在美國也沒有親戚朋友,太太在美國也沒有親戚朋友,兩個人完全是人生地不熟,沒有人關心他們兩個,沒有人照顧他們兩個,只好他們兩個互相關心,互相照顧。

 

去年,他們已經到美國八年了。在美國八年中間,兩個人沒有吵過一次架,更不要說打架。

 

現在他們跟美國的朋友說,他們夫妻兩個以前在不丹會吵架,美國朋友沒有人相信,覺得怎麼可能?他們說,是真的!我們在不丹不是像現在這個樣子,我們不只會吵架,還會打架,美國朋友都不相信。

 

也有一次,他們在不丹吵架的時候,太太真的氣到想要殺掉這個先生,太太倒車想要去撞先生,結果撞到電線桿,電線桿斷掉壓到車子,打到太太自己,幸好沒有被電線桿壓死。

 

可是現在到美國的時候,兩個人沒有打架過一次,沒有吵架過一次,我問先生為什麼?以前你在不丹的時候,你也敢打她,她也敢打你,現在為什麼不會了?

 

先生說,他到美國的時候,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,沒有人關心他,他什麼事情都要靠他的太太。他的太太到美國以後,也跟以前不太一樣了,因為以前在不丹的時候,不丹都是母系社會,所有事情都是先生要做,太太不用做。到美國的時候,沒有辦法只靠一個人生活,兩個人都要去工作,太太也是要去人家家裡幫傭,要去打掃,要幫忙照顧小朋友。先生心裡面覺得自己非常的對不起她,覺得這個女生很可憐。因為太太的其他朋友,其他女生在不丹都有先生照顧,都過很好的生活,可是今天因為是我,她到這裡,我也沒辦法照顧她。他覺得他對他的太太真的有生起了慈悲心。

 

他們兩個現在再也沒有吵架了。所以,人是會改變的,我們認為,人與人要不吵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但是他們在不丹的時候,不只是吵架而已,已經吵架到連師父都打了,吵架到太太都要殺先生了。

 

因為不丹都是以女生為主,所以女生都會比較凶悍,太太說:「有一次,先生的弟弟過來幫忙勸架,我跟弟弟說:『你的哥哥都怎樣怎樣。』」結果弟弟幫哥哥講話:「哥哥不是像大嫂妳講的這樣。」太太聽到生氣了,直接就打先生的弟弟,弟弟:「我以後絕對不要再幫助妳們兩個了。」先生的弟弟再也不理他們兩個了。

 

可是,人都是會改變的,每個人都有改變的可能。人跟人在一起,多多少少都會吵架,這是一定的。可是這些道理,我們在這邊學習了,知道了以後,我們都要向對方道歉,而對方收到你真心誠意的道歉以後,也一定會有所感動。

 

人都是需要感動的。我覺得要幫助人的時候,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?感動!讓對方感動,你真的就可以幫助到他,也是可以幫助到你自己。

 

所以,不管是我們跟先生、跟太太、跟父母、跟小朋友,跟家人、跟朋友、跟同事、跟下屬、跟老闆,跟每一個人,我們做錯的時候,每個人都會犯錯,可是要會跟人家道歉,自己也要發願,我以後就不要再這樣,慢慢慢慢的,你真的會變好。

 

今天我們就上到這裡,有沒有問題?

 

弟子:仁波切,請問佛教裡面,為什麼有的人教我們要懺悔的話要先拜佛,到底拜佛跟懺悔有什麼關係?

 

我們平常在懺悔的時候會先拜佛嘛!為什麼呢?因為要消除我們的驕傲。當我們驕傲的時候,是沒有辦法道歉,沒有辦法懺悔的。所以我們真的不要傲慢,不要驕傲,不要有我慢心。平常我們在寺院裡面懺悔的時候會拜三十五佛,會一直頂禮,為什麼要頂禮?因為要消除我們的我慢,消除我們的驕傲,因為如果你有驕傲的話,就會很難道歉,很難懺悔。

 

在美國有些人說,他講不出來“對不起”,Sorry這樣的話他講不出。為什麼?我覺得因為他的位子高,學問高,有能力,心裡多多少少有驕傲。人的位子高,學問高,有能力,是他的優點,他的福報,可是驕傲是人的缺點。他的能力這麼好,學問這麼好,位子這麼高,如果謙虛低調的話,誰碰到他都會被他感動。

 

像上次師父帶我們去見一個他的弟子,他們看起來很有錢,家庭很好,可是很謙虛、很低調,所以見到他們很感動。這也是我們來台灣的一個原因,為什麼我們來台灣,台灣每一個人都有學問,每個人生活都很好,但是大部份都很謙虛、很低調,所以我覺得來這邊,對我們來說,會覺得很舒服。

 

 


 

【入菩薩行論】要義 (第二堂結束)

堪祖仁波切 2012/02/24 講於 南投中心

學會網www.bodhi2240425.org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bodhi22404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