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debate.jpg

【入菩薩行論】要義 第三堂

2012/03/02

 

南投縣菩提心佛學會 堪祖仁波切講述

學會網 www.bodhi2240425.org

 


註:此非逐字文字稿,為便於大眾閱讀,文字有潤飾與增刪以符合書面文體,實際內容仍需以 堪祖仁波切上課為準。

 

入菩薩行論第一個偈頌,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在講皈依,皈依的意思,簡單來說就是「相信三寶」,而且特別還要相信三寶當中的“法”。

 

那麼,佛陀開示過那麼多的法,我們應該要相信哪一個法呢?要相信自己所學的法,自己心續當中的法。

 

比如說,我們現在在學什麼?我們現在都在學習入菩薩行論,所以我們就應該要相信入菩薩行論;如果我平常都是在修 度母,那我就要相信 度母,要相信 度母的法;有的人是念 阿彌陀佛,那就應該要相信 阿彌陀佛。

 

所以「要相信法」的意思是要相信你學過的法!因為有時候當我們自己在學這個法時,我們反而會有一點看不起這個法,我們心中老是會想,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法?但是事實上我們學過的法已經修不完了,我們所知道的都已經做不完了。舉個例子來說,好像我們已經很有錢了,像個大富翁一樣,有的財富都已經用不完了。

 

我們聽過的法已經很多了,我們讀過的法已經很多了,我們知道的法已經很多了,我們是真的做不完。可是因為一直都不滿足,一直都不重視自己學過的法,一直都看不起這些已經知道的法,所以我們還是一直在尋找,看看有沒有一個比我們現在所學的更特別的法,更殊勝的法。

 

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我們從以前到現在都只是聽一聽而已,我們只是知道這些法而已,我們根本沒有認真去思考過,更從來沒有做過,所以才會感受不到。

 

比如說皈依,我們說皈依就是要相信三寶,聽到這個,大家心裡都沒有什麼感覺?你們有嗎?

 

所以講到要相信自己所學過的法,大家心裡也是一樣沒有什麼感覺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打從心底真正相信它。通常我們對一個人不容易真正相信,特別是我們不容易相信好人,我們反而比較容易相信壞人。

 

我們對我們自己心續當中的法要相信,但是這也不是這麼容易,所以入菩薩行論第一品的第一句和第二句:

 

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,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

 

寂天菩薩告訴我們要相信三寶,特別要相信佛陀所講過的法。那麼,佛陀講過那麼多法,到底要相信佛陀講過的哪一個法呢?也是要相信我們所學到的,我們所聽到的,我們所知道的這些法。

 

我們還有一點時間複習上一堂課的內容,因為七點半才開始上課。

 

第一品講的都是菩提心的功德,是為了要讓我們對菩提心有興趣。“精進”的意思不只是要我們努力去做而已,還要我們心裡產生興趣來,你要對這個法真的有興趣。精進的定義簡單的來說,就是開心的來做好事,這個在第七品有講。這裡講的精進就是六波羅蜜當中的“精進”,六波羅蜜: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當中的精進。

 

我們對菩提心不容易有興趣,一般來說,菩提心的修行是不容易開心的做得到的,因為菩提心是在做大家的事,跟眾人有關係,所以很難開心做得到。

 

比如說我們修禪定,這個我們開開心心可以做得到,因為這個跟別人沒有關係,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就可以做得到,也容易感受到。修禪定只要幾個禮拜,你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,但是菩提心的話,就算你修幾個禮拜你也感受不到什麼。

 

阿底峽尊者是當時印度公認學問最高的出家人,在他那個時代的印度沒有人學問比他高,比他更有名。但是他去印尼跟 金洲大師學習菩提心,也是花了12年的時間,才修到菩提心。這個告訴我們,菩提心也是不容易修到,不容易學到,不容易感受到。

 

“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”,你們聽到這句話有什麼感覺嗎?我覺得很難有感覺。「為了幫助我的媽媽,要做什麼做什麼⋯。」這個我們會有一點感覺;「為了幫助我的兒子,要做什麼做什麼⋯。」這個也有感覺;但是講到“為了利益一切眾生”的時候,就真的範圍太過寬廣,我們都沒有什麼感覺,就很像太過廣闊,太過於巨大,我什麼都看不到一樣。

 

當我們沒有感受,通常我們就很難相信它,也很難有興趣。所以為什麼 寂天菩薩在第一品一直在講菩提心的功德?希望我們知道它的好處、它的優點、它的功德在哪裡。知道了以後我們多多少少都還是會有興趣的,雖然現在我還感受不到,但我還是會產生興趣。

 

比如說一個做生意的人,雖然他一直都賺不到錢,可是他知道錢的好處在哪裡,所以他不論賺不賺得到錢,都會努力賺錢,都會喜歡賺錢。我們修菩提心,不一定修得到,但是知道菩提心的好處以後,我們一定會努力,一定會有興趣。第一品就是在講菩提心的功德,菩提心的好處。

 

第二品懺悔品,上個禮拜我們有提到,這個也很重要。有人對我們不好,我們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原諒他,這是我們一個修行人的責任。人家對我們不好,我們心裡一定會不舒服,我們不可能馬上就能忍辱。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心裡都有過對別人不舒服過,可是我們有一個責任,慢慢要想辦法原諒人家。不要說對別人,我們連對自己的父母、對自己的兒女,也都常常會生氣。我們也曾經恨過,心裡對他們不舒服過;對於家人,我們也愛過,也恨過。

 

你跟哪一個人比較熟,一定會有這個問題。還好我們都跟 佛陀都不熟⋯(笑)。如果我們跟 佛陀每天都在一起,可能我們都恨過 佛陀。有些法王有這樣的故事,某位法王:「平常一年來見我一次的人,我可以保證他下輩子不會下地獄;而平常跟我在一起的人,我可以保證他會下地獄。」為什麼呢?因為平常跟法王在一起的人和法王吵架了,所以這個是一定有的。

 

像我們跟師父在一起,多少也會頂嘴師父。以前我們在不丹蓋閉關中心,一個老師父跟我們一起,這個師父很特別,我從來沒有看過他不高興,他是我們法王 雅旺顛津的侍者,他的個性很特別,我從來沒有看過他生氣,從來沒有看過他很兇的講話,在他旁邊都是溫暖的感覺。

 

那個時候我們在蓋閉關中心,大家都做得很累。這個老師父跟大家說,我們大家雖然辛苦了點,但是這是好的,因為都是為了佛法。就像以前西藏的 密勒日巴尊者也是為了佛法,他蓋了一個廟⋯。

 

師父講了 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給我們聽,一個學長聽到以後不高興了。學長:「師父!密勒日巴尊者的苦現在我們已經受了,但問題是,你身上有 馬爾巴尊者的功德嗎?」

 

平常我們不敢這樣跟師父講話嘛!可是學長因為不高興,所以對師父頂嘴。這個師父趕忙說:「是是是,你講得沒有錯,我的身上當然沒有,當然就沒有,所以我們大家一起來做,一起來做。」

 

就算我們跟師父在一起也常常會頂嘴,我們跟父母在一起也會頂嘴,我們自己也曾被人家頂嘴過,被別人罵過,被別人不客氣、沒禮貌的對待過。可是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慢慢想辦法原諒他,不要將不舒服放在心裡面。這些不舒服放在心裡面,我們說這個是“毒”,為什麼是“毒”?不只是對人家不好而已,這個對我們自己也很不好,對修行也不好。

 

你對一個人不舒服,就很難修到慈悲;不止是慈悲,任何的修行你都會很難修到,而且不只是修行受到影響而已,你自己的心情都會受影響,心情不好,連帶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的工作。

 

現在很多工作都是要笑笑的,不管你內心怎麼樣,你的外表就是要保持笑笑的,外面每個工作的責任都是這樣,不管你是老師、銀行⋯,任何行業都是這樣子!你都是要一直保持笑容,都是要待人親切,待人有禮貌。

 

可是如果你的心情不好,你就做不到這一些;做不到,就會影響到你的工作。我們心情不好,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,因為你老是一直在想這些不好的,將不健康的事放在心上的緣故。

 

所以,如果你想辦法原諒他,就消除了放在心裡面的“毒”。當你消除了放在心裡的“毒”,這個對對方有沒有幫助?我們並不知道;我們對一個人生氣,會不會影響到他,這個我們並不知道,但是生氣對我們自己本身影響是最嚴重的,所以我們都要原諒人家。

 

可是我們過去也曾經有對人家不好的地方,這個我們也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懺悔。最好是能夠親自跟他道歉,如果還不敢跟他道歉,就以佛菩薩代表他,在佛菩薩面前道歉。比如說我對你不好,我真的很想跟你道歉,但是我不敢,或者是你不在,那我就在佛菩薩面前道歉,用佛菩薩的像來代表他。

 

如果有做懺悔,對我來說,很像跟人家借了很多錢,欠了很多債 ,今天能償還一樣;你消除了這個業,以後就不用受這個業。你以前欠了人家很多錢,現在有終於有機會可以還,找到方法可以還,這樣有多好。

 

造了業之後懺悔,也是這個樣子,今天你有多少的懺悔,就會消除掉你多少的業,今天你消除了多少的業,未來減少的問題就有多少,減少的痛苦就有多少,所以懺悔非常重要。

 

我們在修行上,對人家不好的地方,只要是你記得的部分,就一定要懺悔;如果你已經不記得了,也不知道,你還是要這樣來想:「過去一定有我自己沒有發現,有我自己不知道的,有我自己忘記的,我對人家造過的業,這些是一定有的,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,我都要好好的來懺悔。」

 

因為我們的佛經上都說過,要懺悔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所造的業,特別是過去所造的業,過去所指的不只是這一世而已,過去的幾百世、幾萬世、累生累世造過的業都要懺悔。

 

也有我們這一世造過的業,從小到現在,我們知道的部分,這個也不少。我們對父母不好的、對兄弟姐妹不好的、對老師、對同學、對朋友、對同事不好的,有些時候,連這些我們都已經想不完了。一個人所造過的業是講也講不完的;為什麼一個人所受過的痛苦永遠也講不完?這是因為一個人造過的業永遠也講不完。

 

有時候,我們自己遇到了問題,我們會想,為什麼我老是碰到問題,為什麼我有這麼多的問題?究竟原因是什麼?其實,並沒有什麼其他特別的原因,都是因為我們過去造業的關係。所以這些我們都要好好來懺悔,懺悔就像剛剛所講的,還人家錢一樣,消除你過去所造的業。

 

已經7:30了,我們現在開始上課。

 

我們已經上到第二品,懺悔的部分上一堂已經講完了,接下來要講供養的部分,這個也很重要,尤其對我們出家人來說⋯(大笑),開玩笑的!

 

供養也很重要,為什麼呢?因為這是佈施的第一個修行,關於財佈施的部分,上次我們有提到過,要我們馬上幫助一個窮人,幫助一個乞丐,真的不容易,這個我們大家都有經驗。我們遇到乞丐在路上乞討,第一個念頭馬上會聯想到,他是不是騙人的?然後我們會想,他是一個年輕人,還可以去工作⋯。我們會想很多很多的理由出來,但是怎麼樣就是不願意掏錢出來施捨。

 

所以我們要佈施一個窮人,真的不是這麼容易,我們本身心裡就有很多障礙,再加上我們要幫助的是一個窮人,要幫助的是一個可憐的人,業障重的人,他本身的障礙也是非常多,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,所以我們通常都不容易生起佈施的心。

 

為了要讓我們生起佈施的心,我們要先習慣給予,所以可以先從供養做起,因為供養還算是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到的。我們每天都做得到供養,可是如果是佈施,卻沒有人每天在做佈施。你們看過有人每天在做佈施的嗎?我沒有看過,可能也有這樣的人,可是我真的沒有看過。

 

相對於會做佈施的人,會供養的人我就看到多很多很多,所以這個代表供養對我們來說,是比較容易做到的,佈施的話,我們現在還做不到。所以佛陀要我們先從供養開始做起,是希望能消除我們捨不得的心、小氣的心;消除我們所說的慳吝、吝嗇的心。

 

供養不一定需要有真實的東西,我們也可以用觀想來供養,觀想來供養跟真正供養功德是一樣的,沒有差別。

 

我們也可以說,觀想來供養是利根菩薩的一種修行,因為在密宗的法裡面,第一個就是要觀想。密宗來說觀想很重要,比如說你今天要受 阿彌陀佛的灌頂,你要觀想這裡是 阿彌陀佛的淨土,傳授灌頂的師父也是 阿彌陀佛,你自己也是個與眾不同的人,可以說你是跟 阿彌陀佛很有緣的人,最好你也可以觀想你自己就是 阿彌陀佛;如果沒有辦法,你可以觀想你是一個菩薩;若還是沒辦法如此觀想,最少你要觀想你是跟 阿彌陀佛非常有因緣的人。如果可以,你同時也要觀想旁邊的人也都是佛菩薩,也都是 阿彌陀佛;如果沒辦法這樣觀想,你要觀想他們都是跟 阿彌陀佛很有因緣的人,很特別、很殊勝的人。

 

為什麼要這樣觀想?因為當你觀想這裡就是淨土,這樣你就不會胡思亂想,就不會打妄想,你也不會起煩惱。

 

比如說我們到了法王的旁邊,我們都不容易亂想,或者是我們到中台禪寺裡面,我們也不會亂想,也是因為跟這個地方有關係,我們都會提醒自己:這裡是寺廟喔,我不要亂想了。如果你能觀想到這裡是淨土,那就更不用說了。

 

比如說我們到了一個很美,很漂亮的地方,可能因為感動的關係,我們有幾分鐘都不會生起煩惱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個地方有影響到我們的心情,跟地方有關係。就像我們去到山上,好像自己也會變得很有修行的樣子,變得很慈悲的樣子。但是這個不代表自己是真的修行很好,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有影響到我們的心情,心情變得很好的緣故。

 

我第一次到不丹的閉關中心,早上我要起來供水,起床後我先去洗臉,這時我感覺到自己好像變成一個很莊重的老師父,連走路都想要輕輕的走,然後一直心裡都生起:「我一定要當一個很好的修行人。」這樣的念頭。

 

為什麼會生起這樣的念頭?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地方的關係。所以密宗說你一定要這樣觀想:「今天我已經在淨土了。」在淨土的時候要想這個地方非常的潔淨,乾乾淨淨的,當你想到外面都很乾淨的時候,你的心多多少少也都會變得乾淨。

 

比如說這個地方很舒服,我們的心也都會很舒服;這個地方不舒服,我們的心也都會很不舒服,因為我們的心都還是會受到外在的影響,所以密宗才會一直說要觀想,原因在這裡。

 

你一直觀想師父是 佛陀,觀想師父是 阿彌陀佛,你對師父的很多煩惱也都會不見,你一直觀想旁邊的同學都是 阿彌陀佛的化身,你對他們的煩惱也不會生起。所以,當你觀想你的上師是一個佛,你對他的尊重會變得不一樣,你對你的同學也如此觀想的話⋯。一般來說這個是很難想到的,但是如果你能想得到,你對他們的尊重也會不一樣,會變得很尊重他們,如果你對眾生可以尊重,你對他們慈悲,對他們忍辱,也都會變得很簡單。

 

我們現在之所以修不到忍辱,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對人不夠尊重的緣故。如果你對一個人尊重,比如說我非常尊重我的老師,即使老師罵我也沒關係,即使老師打我也沒關係。以前我的有些師父也打過我,但是我心裡面並沒有不舒服,因為我對師父有尊重嘛!所以修忍辱是需要尊重對方的。像我們剛剛說的,你要觀想,這個人是 佛陀的化身,這個人是佛菩薩的化身,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,這樣子你特別容易尊重他。

 

所以我們供養的時候可以用觀想來供養,你可以先觀想你有一間很好的房子,然後觀想有一個很好的浴室、很好的浴缸,很好的洗澡的地方。對你們來說這些觀想很容易可以觀想到,因為你們在台灣看過不少很好的浴室、很好的溫泉,你可以觀想這些在你的家裡。

 

然後你觀想本尊、佛菩薩來家裡做客人,然後請本尊、佛菩薩沐浴,沐浴後觀想播放好聽的音樂、供養好的食物,想要供養什麼都可以用觀想的。

 

甚至還可以進一步觀想無量無數的佛菩薩,很多的師父,世界各地的師父都來接受你的供養。有時候這樣觀想時,連地方都不夠大了,想說哪一個體育場比較好,哪一個地方空間比較大。

 

這樣我覺得很好,你的吝嗇和小氣都會消除,而且會有功德,也不用花到什麼錢,所以這些你都可以盡量來觀想。

 

我們西藏、不丹那邊修觀想的部分就非常多,灌頂的時候也是都叫你要觀想。西藏有一個笑話,以前有一個西藏師父灌頂的時候常常叫人家要觀想,師父灌頂的時候常說:「你要觀想,剛剛得到的是身的灌頂⋯,剛剛得到的是口的灌頂⋯,剛剛的是意的灌頂⋯。」灌頂結束了,大家供養師父的時候,一個先生帶了很多蜜蠟過來,先生跟師父:「師父!你要觀想我剛剛有供養你蜜蠟喔。」然後他沒有供養師父就自己把蜜蠟都帶回去了。(笑)

 

還有一個笑話,一個師父和弟子在修法,弟子發現壇城上缺了一個東西,於是跟師父說:「師父!我們壇城上缺了一個東西。」師父:「沒關係,用觀想的就好。」等一下弟子看一看,又發現少了一個東西,弟子又說:「師父!我們又缺了一個東西⋯。」師父還是說:「觀想就好!」

 

他們兩個要吃飯的時候,這個師父有吃肉,師父缺了切肉的刀子,一直找不到刀子,師父問弟子沒有看到刀子?弟子:「師父,觀想就好!」師父一點點不高興了。(笑)

 

所以供養的部分,可以用觀想的。剛剛講的觀想的部分都是實際上沒有的東西,就像剛剛我們念誦獻曼達的時候,也是這樣,都是用觀想出來的,事實上沒有中間須彌山這樣子的狀況。

 

觀想也可以觀想真正有的東西,比如說,在台灣有很多很漂亮的地方,山上、海邊、湖泊、公園⋯,這些你都可以用觀想來供養。

 

你也可以用自己有的來供養,點燈、點香、供水⋯,這些都可以供養,我覺得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供水、供燈、供香⋯,要供這些東西?並不是佛陀需要這些東西,但是為什麼我們還要供這些東西呢?因為可以消除我們的吝嗇,也可以消除我們的懶惰,也會讓我們精神很好,早上一起來就供水,我們精神會變得很好。

 

可是也是要看情況,供水的時候不要好像不得不供,不想要供還是勉強供一樣,這樣我覺得對你沒有幫助。

 

你要先將供桌弄得乾乾淨淨,杯子要洗好擦乾淨,好像家裡請了一個很重要的客人來一樣,你要非常的慎重。不需要供得很多,比如說你供三個杯子的水,三個杯子都擦得乾乾淨淨,供桌擦得乾乾淨淨,這樣子供的話,你一整天精神都會很好。你會覺得自己做得很仔細的感覺,這樣對我們會有幫助。

 

台灣好像有個習俗,很多人家裡佛堂都有點香,但聽說香爐不能動,是嗎?可是我覺得佛堂一定要擦乾淨,我在台灣看過很多人家裡傳統的佛堂都不乾淨,擦得不夠,台灣人家裡客廳弄得很乾淨,但是佛堂不乾淨,特別是香灰掉在供桌上到處都是,我很想幫他弄乾淨,但是很多人說不能動這個,是嗎?

 

如果真的忌諱,至少周圍一定要擦乾淨,香爐不能動,至少你周圍還是一樣要擦乾淨,真的一定要擦乾淨。還有我們台灣都會供三杯水是嗎?很多人供水的杯子都沒有洗,今天倒水,明天沒洗就直接倒水,我覺得不要這樣,你每天杯子都要清洗,乾乾淨淨的來供水。

 

點香的時候不要點太多,點太多香對身體也不好,燈也不用點太多,點一個香,點一個燈就好了。點燈點香不是一定要的,如果可以就各點一個就好了,都是要乾乾淨淨來弄。

 

佛像周圍一定要擦,我是真的喜歡乾淨。有人有拜祖先,我覺得這是中國一個很有道理的文化。上次有功德主請我去新社看他們的佛堂,他們說他們不想拜祖先了,因為已經是佛教徒,所以供桌上面放佛陀就好了,不要放祖先牌位。我說不要這樣,你要尊重父母,這是我們這裡的一個習俗,文化習俗的道理在哪裡我們不知道,但是目的都是為了一個尊重。

 

所以我在彰化、在花蓮,在台灣很多地方做過人家的佛堂,可是我從來沒有拿掉過人家的牌位,道教的神明也都沒有請下來,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尊重,也是台灣這個地方的一個習俗,這都是我們的父母弄的,我們要尊重他們,以後你的兒子怎麼弄,我們不知道,我們沒辦法保證兒子會不會留著這個,但是因為是你的父母留下來的,你要尊重,你要放著,要孝順父母。

 

道教的神明在的話,你可以把他們當作護法,放在佛陀旁邊,我不喜歡將原來供奉的拿掉。

 

不管道教的也好,我們的祖先也好,供奉的地方要弄得乾乾淨淨。供奉的水果也要洗過,你們應該都有洗吧?一定要洗過才可以供。

 

供水的話,我本身不喜歡供很多水,但是供的水一定要可以喝的水,要用我們可以喝的水來供。如果我們喝的是開水,但是供佛用我們自己都不敢喝的水,這樣來供不太好。我們那邊有人說:「這個油已經不能吃了,拿去點燈!」這樣也是不對的,這樣不夠尊重,因為供養的目的就是為了尊重。佛菩薩本身雖然不需要吃你供的這些東西,但是因為我們出於對佛菩薩的尊重,所以來供養佛菩薩而已。

 

我們供奉祖先也是一樣,祭祖的意義也是在於,因為以前祖先在的時候,可能我還沒有能力,所以沒有做到,而祖先往生後我們為了要表達孝順之意,所以才祭祖,事實上祖先不會真的來吃的。

 

供水的部分,我是認為不用供很多水,但是我們要用我們自己喝的水來供,這樣最好。

 

供養的部分是這個樣子。所以供養的時候不一定是要有東西才能供養,有東西的話也不是要很多,如果供養的話一定要乾淨,自己不敢吃的東西不要供養,要注意這些。

 

上個禮拜我們有提到,修菩提心的情況,舉一個例子來說,我們找到了一塊很好的地,也有了很好的種子,我們想要得到這個果,所以要在土地上種下這個種子。

 

當我們要種植這個種子的時候,要先將土地整理好,弄乾淨,懺悔就好像將這塊地整理好、弄乾淨一樣,菩提心就是一顆最好的種子,對於菩提心這顆種子來說,我們的“暇滿人身”就像一塊最好的地,對於所有眾生來說,最適合學習菩提心的,就是我們的暇滿人身,所以菩提心這顆種子要種在暇滿人身的心續當中。

 

但是即使是獲得了暇滿人身,也是多多少少有業和障礙,所以希望用懺悔來消除一些業和障礙。

 

障礙消除了,就好像這塊地整理好,弄乾淨了,現在也有了很好的種子,之後還需要什麼呢?還需要陽光、水、空氣、肥料等等。我已經多多少少用懺悔來消除了我的障礙,我要開始學習菩提心的時候,還需要什麼呢?我們還需要福報,還需要累積功德,雖然我沒有障礙,沒有障礙跟這個地整理好,弄乾淨一樣,但是還是需要水,陽光,空氣,肥料等等這些。

 

所以我們沒有障礙還不夠,還需要福報,修習菩提心還需要福報,所以為了累積福德,我們要修供養。也有一個累積福德的方法,就是第三品所講的“隨喜”,隨喜是利根菩薩所用的累積福德的方式,菩薩有分為兩種,利根菩薩以及鈍根菩薩。佛的話就沒有利根和鈍根的分別,只有菩薩會去分利根及鈍根,簡單的說,利根就是比較聰明的菩薩,鈍根就是比較沒那麼聰明的菩薩。這兩種菩薩修行智慧和慈悲的先後順序不一樣,鈍根菩薩會先修慈悲,之後才會了悟空性;利根菩薩會先修空性,了悟空性之後,才會生起菩提心。

 

隨喜的修行正是利根菩薩的修行,因為隨喜的功德很大,並且容易做到,所以說它是聰明的。聰明的事都是這樣子,功德很大、效果好,而且容易做到,不聰明的事都是這樣,很難做到,效果也不太好,功德不大。

 

所以隨喜是功德很大,而且容易做得到的。

 

對於我們學習菩提心的人來說,隨喜很重要,特別是當人家幫助眾生的時候,我們特別要隨喜,因為跟我們的目的相同,所以要隨喜人家。

 

我們希望對這個法越來越有興趣,希望對幫助眾生越來越有興趣,如果你想要對於幫助眾生越來越有興趣,當人家幫助眾生時你也要隨喜。隨喜人家幫助眾生有很多好處,第一個是你隨喜後馬上得到這個福報功德,第二個是對你慈悲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

我以前有跟你們說過,不管是家人、同事、朋友之間,隨喜很重要。對我來說,今天我不容易做一個好事,我做完以後,人家跟我隨喜,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,我下次還會想做;沒有人跟我講什麼,沒有人跟我鼓勵,我可能會失望,下次就不想做了。

 

對我來說,朋友有兩個重要的地方,今天我考試考不好,也是需要你的安慰;我考第一名了,也是需要你的鼓勵。

 

我考第一名的時候,你來隨喜讚嘆,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,如果我考了第一名,你沒有隨喜讚嘆,也沒有鼓勵,我會懷疑你是不是在嫉妒,因為我今天考了第一名,你一句話都沒跟我說,我心裡會懷疑你是不是在嫉妒,心裡會想可能你還不是我真正的朋友。

 

我考不好的時候,也是需要你來關心我,希望你對我講幾句安慰的話,我會覺得你非常關心我。所以這個就是人的需要,每個人都會有這個狀況,當你處於困境,所有的人都是白的,只有你是黑的;所有人都考得好,只有你考不好;所有人都成功,只有你不成功,這個時候特別需要人家的關心、安慰、鼓勵。

 

現在台灣進步了,所以關於這一點都作得很好,我看到很多家庭都這麼做。我們不丹那邊目前還作不到這個,我們還是用以前的方法。小朋友今天考得很好,不丹的父母會說這沒有什麼,講的通通都是小朋友的缺點,父母是希望小朋友更好,所以一直講小朋友的缺點。

 

西方教育是一直講小朋友的優點,一直用優點來鼓勵小朋友;東方教育是一直講小朋友的缺點,用缺點來刺激小朋友進步。兩個方法目的都是希望小朋友進步,兩個都各有道理,兩個都是好的,只是方法不一樣。可是對我來說,現代人非常適合講優點來鼓勵他,我自己也是這樣子,人家要是講優點來鼓勵我,我會做得好,因為愛面子嘛!從小時候就這樣了,老師一直跟我說,你做得很好,我都很怕這個老師,怕在他的面前表現得不好;要是老師罵我、打我、不理我,我反而不會怕這個老師。就像媽媽罵我的時候,我好像都聽不進去,聽不太懂,媽媽罵我的時候我都在想其他事情,所以對我來說罵和打我是不怕的。我是很怕人家給我面子,我最怕的是這個。

 

以我的經驗來說,這些都很重要,你要鼓勵人家,隨喜讚嘆人家,因為有了你的鼓勵,有了你的讚嘆,人們會繼續做好事,會非常願意做好事。

 

在台灣我看到許多父母都非常的會鼓勵小朋友,很會讚嘆,我覺得這樣很好,我覺得人與人之間也是需要這樣,大家互相隨喜,互相讚歎,因為在一起都是靠因緣,在一起的時後都是講讚嘆,這樣子對大家都是很大的鼓勵。每次在一起都是講對方的過患、都是在講人家的過患,我覺得一點用也沒有,一點意義也沒有。

 

所以我們要用隨喜讚嘆來修菩提心,隨喜讚嘆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了,隨喜讚嘆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,因為隨喜讚嘆的關係,家人、同事、同學的關係會變得很好。

 

父母和小朋友的問題也是這個嘛!小朋友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,可是為什麼不想聽父母講話呢?因為父母一開口就是講就是小朋友的過患,一開口就是講小朋友的缺點,小朋友也是人,也是需要面子,特別是當他請同學來家裡,或者是有親戚朋友來到家裡,父母一開口就都是在講小朋友的過患,說我們家的小朋友怎麼樣不好怎樣不好,小朋友變得沒有面子,容易失望。

 

小朋友在學校考不好,看到人家的父母都是安慰自己的孩子,結果回到家裡父母都是罵我,這樣會不會失望?

 

為什麼現在很多小朋友,年紀輕輕就自殺?去年在不丹,一個國中小朋友,考試考不好,考不上,媽媽先罵他,然後跟小朋友說:「等爸爸回來,我要請爸爸打你。」媽媽打電話給爸爸,爸爸在電話中跟小朋友說:「你看看,等一下我回來就要打你。」媽媽後來煮了一個泡麵,讓小朋友和妹妹吃,然後自己就出門了,小朋友沒有吃泡麵,兩個泡麵都讓給妹妹吃,然後自己在蘋果樹下自殺了,這是去年不丹學校放寒假的時候發生的事。

 

我們的舅舅很氣這個小朋友,他認為這個小朋友怎麼連一句話都不能罵,大人罵幾句而已就自殺了?我跟舅舅說,這個是我們大家都要注意的地方,你不能一直罵你的兒子女兒,因為現在跟以前不一樣,以前大家都是打罵教育,生活上面大家也都不好,大家都很貧窮,都是過苦日子,孩子心理上比較不容易不平衡。但是現在不是這樣子了,現在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小朋友都很寵愛,也有父母買車子給小孩開去學校。

 

幾年前,我去美國的語言學校學英語,第一天新生訓練,坐在我前面有兩個台灣學生在討論等一下要去買什麼樣的車子,後來他們決定買敞篷車,因為在美國適合開敞篷車,他們兩個是用國語在討論,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坐在後面,而且聽得懂中文。

 

有些小朋友考不上,父母說沒關係,我送你到國外去讀書就好了。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這些能力,但是沒關係,小朋友考不好的時候你要安慰他,也要鼓勵他。小朋友在學校沒有朋友了,自己也不會讀書,考試考不上,有很多狀況需要父母的安慰鼓勵的時候,父母都罵他,很容易就自己自暴自棄。

 

我們常說日常生活中要怎麼樣用到佛法,要怎麼樣落實佛法,我覺得隨喜讚嘆,在日生活中很需要;懺悔,跟人家道歉,這個也很需要,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。

 

在台灣我看到很多人都做得很好,很多父母都很讚嘆自己的小朋友,我覺得很需要這個,而且很有用。

 

有一天小朋友越來越大,父母越來越老,回過頭來他也會讚嘆自己的父母,這就是因果而已。你今天都是在讚嘆小朋友,以後你老了換小朋友來讚嘆你;你今天都是在罵小朋友,都是在講小朋友的缺點,都是在批評小朋友,以後你老了,小朋友也都是講你的壞話,講你的不好,講你的缺點,這就是因果而已。

 

小朋友越來越大,我們越來越老,小朋友越來越變成我們,我們越來越變成小朋友。小朋友想的和老人想的差不多,老人和小朋友我覺得很像,唯一一個差別是我們脾氣不好,我們容易不高興,小朋友不會這樣(笑)。

 

因為很多事情我們都忘了,記憶力漸漸衰退,但是不好的事情卻不會衰退,會一直回想,一直記恨在心裡,所以留在心裡的都是這些不好的事,所以脾氣不會好。

 

如果每天都有在念經就還好一點,沒有在念經的老人為什麼在家裡這麼寂寞,這麼無聊,就跟小朋友一樣?因為找不到聊天的對象!在不丹的老人很喜歡家裡有客人,因為找到了聊天的對象,這就跟小朋友找到了玩伴,可以陪他玩一樣。

 

老人看到家裡有人在聊天,中間都會想插話進來,跟人家聊,可是外面都改變了,跟他的時代不一樣了,所以人家很少理他,跟小朋友還不知道外面的社會一樣,所以我覺得老人和小朋友很像。所以父母老了,有一天會變得跟小朋友一樣,小朋友變成跟父母一樣,以前你對小朋友兇,有一天小朋友會對你兇;以前你都是讚美他、讚嘆他,有一天他也會讚美你、讚嘆你。

 

你從以前就用讚嘆讚美的方式來教育小朋友,這個方法以後你永遠都可以用;如果你是用責罵的方式來教育小朋友,這個方法只能用幾年而已。小朋友長大以後我們沒辦法再罵他,我們不敢再講他的不好,因為他已經長大了,他會不高興。特別是我們老了以後更不敢罵他,因為我們什麼事都要靠他,你要靠他的時候你講他的過患非常不適合了嘛(笑)。

 

若是你從以前就用讚嘆的方式教育小朋友,你讚嘆他,你也不會不好意思,因為你不是今天才讚嘆他,因為你從很久以前就讚嘆他了,已經習慣了。如果他小時候都靠你,你都罵他,等到換作你什麼事都要靠他的時後,你才開始讚嘆他,就會比較尷尬。

 

所以我覺得用讚嘆的方法是永遠都用得到,特別是太太和先生、夫妻之間,要常常互相讚嘆。有人說愛都看不到,我認為愛看得到,慈悲也是看得到的,如果真的看不到,可能是你的愛和慈悲太少了,如果愛和慈悲夠多就真的看得到,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做給對方看而已。

 

如果你讚嘆對方,對方都會很溫暖、感動。今天我考第一名,一個平常跟我不熟的人,對我讚嘆,跟我隨喜,我絕對不會忘記他;今天我考不好,內心失落難過的時候,一個平常跟我沒什麼關係的人跟我講幾句安慰的話,我絕對不會忘記他。

 

所以這些話語都是讓人感動的、鼓勵的,讓我們與周圍的人也好、與家人也好,因為讚嘆和安慰這些柔軟語,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好,這也是一個大乘行者的修行。

 

關於嫉妒,這個我們大家都不會,特別是我知道你們都不會,所以這個我們不用講。嫉妒是人家做好事,我們不高興,這個你們都不會,所以這方面沒有問題。

 

關於隨喜,我看到你們對外面的人都很會隨喜,可是要記得對家人也要隨喜,這部分你們要記得。

 

供養的時候,還要想一個,就是“為了生起菩提心,所以我要供養”第二品第一個偈頌:

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,於諸如來正法菩薩心,

殊勝三寶清淨無垢染,功德大海勝妙供品陳。

 

這個你們平常吃飯前可以唸這一個偈頌,每天都這樣念,對我們生起菩提心幫助會很大。這個內容主要是供養,當你去寺院頂禮的時候,也可以唸這個,只是最後一句要改一下,為了生起菩提心,所以我來頂禮三寶。這個我不知道中文應該要怎麼翻譯,你們自己來翻。

 

 

(末句翻譯僅供參考,可自行翻譯)

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,於諸如來正法菩薩心,

殊勝三寶清淨無垢染,諸佛佛子我今恭敬禮。

 

很多人問我頂禮的時候要念什麼,我認為念這個來拜,這個內容很好;有人問我平常吃飯前該念什麼,可以念這個來供養,就是第二品的第一個偈頌。

 

第二品主要的內容就是懺悔以及供養,接下來是第三品,第三品一開始是隨喜,剛剛我們也講過了,然後講到菩薩戒,這個也很重要,在台灣常常都有舉辦菩薩戒,你們大家都有受過嗎?

 

第三品有講到菩薩戒的前行、正行、結行。菩薩戒的前行是什麼呢,在這裡一直提到供養自己的身體,為什麼要供養你的身體呢?因為如果你要受菩薩戒的話,多多少少要先消除“愛自己的心”。

 

所謂“愛自己的心”就是我只愛我自己,我只關心我自己,一般來說,雖然人人都愛自己,但是因為大乘修行人都要愛一切眾生,要“愛他人”。所以當你只愛你自己,只關心你自己的時候,就會很難去愛一切眾生,要“愛他人”就會變成很困難的事。所以一個大乘修行人,要受菩薩戒的時候,多多少少要先消除掉一些“愛自己的心”。

 

我們說“我愛自己”,那到底我們愛自己的什麼呢?對我來說,我們愛的都是自己的身體,我們非常在意這個身體。我們大家都非常愛自己,非常關心自己,但是我們所愛的、所關心的到底是什麼呢?我們所愛的、所關心的並不是這個心,都是我們自己的這個身體。

 

我們說我們非常捨不得自己,並不是捨不得這個心,也都是捨不得這個身體。

 

所以我們為了這個身體做了很多事,也為了這個身體我們很多事情都做不到。比如說我買了一棟房子,買了好幾棟房子,都是為了讓這個身體住;我賺了很多錢,都是為了讓這個身體享受;買了很多名牌衣服、包包,都是為了這個身體;到餐廳享用美食,也是為了這個身體。

 

所以我們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為了這個身體,不是為了這個心,我們之所以無法做到幫助他人,捨己為人的事情,也都是為了要照顧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從早到晚都在為我們的身體而忙,所以才會無法幫助別人。

 

因為我們非常捨不得這個身體,所以沒辦法幫助眾生、沒辦法生起大悲心、沒辦法生起菩提心,所以要受菩薩戒前,先要消除“愛自己的心”。

 

用什麼方法來消除“愛自己的心”呢?因為我們執著的對象都是自己的身體,非常捨不得的就是這個身體,所以我們要先來放棄我們的身體。那麼,身體要如何放棄呢?我們要將這個供養給三寶,將這個身體佈施給眾生。這樣子多多少少就可以消除“愛自己的心”,消除了愛自己身體的心,這樣我就能夠幫助到眾生,也會生起菩提心,也可以受菩薩戒。

 

如果我們愛自己的心非常深重,有時候會受不到菩薩戒。怎麼說會受不到菩薩戒呢?

 

就像有人問我:「仁波切,我去參加這個灌頂,是不是每天就要修這個儀軌,念這個咒?」因為有人受了很多的灌頂,已經唸不完了,該怎麼辦?我問他:「那到底你有沒有得到這個灌頂?」他回答:「不知道!」我:「那你就不用擔心,這樣你就不用念!因為你自己如果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到這個灌頂的話,可以確定的一件事就是,你確實沒有得到這個灌頂。若是沒有得到這個灌頂,也就不需要念。」

 

就像我到底有沒有得到菩提心,這個我自己絕對會知道。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得到菩提心,你自己都不確定你到底有沒有菩提心,這樣來說,就肯定是沒有得到,因為若是你得到了菩提心,100%你自己絕對會知道。

 

你沒有得到菩提心,就不必要守菩提心的規矩。簡單來說,你沒有受這個戒,沒有得到這個戒,你就不必要守這個戒的規矩。

 

所以如果我沒有得到這個灌頂,我也不需要守這個灌頂的規矩。有的人會說,我有去受這個灌頂啊!你有去受這個灌頂沒有錯,但是你並沒有得到這個灌頂!

 

受了這個灌頂,不見得你就有得到這個灌頂,師父也有給你灌頂,你也去受了這個灌頂,但是你還是不一定就會得到這個灌頂。

 

以前我們辯經的時候說到有四種人:第一種人是他有去師父那邊受灌頂,他也有得到灌頂;第二種人是他有去師父那邊受灌頂,但是他沒有得到灌頂;第三種人是他沒有去師父那邊受灌頂,但是他有得到灌頂;第四種人是他也沒有去師父那邊受灌頂,也沒有得到灌頂。

 

菩薩戒也是這樣,當愛自己的心很強烈時,你受了再多次菩薩戒,也不會得到,因為愛自己的心過於強烈時,你就不可能生起大悲心,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。若是沒有多多少少生起菩提心,就不可能得到菩薩戒。

 

所以為什麼第三品,在菩薩戒的前行一直提到身體部分的供養,是希望我們心續當中愛自己的心不要這麼強烈,希望多多少少要消除掉一些愛自己的心。

 

當我們心續當中愛自己的心不再那麼強烈,變得比較弱了,愛他的心變得比較多,也比較強時,這時候來受菩薩戒,就能順利得到菩薩戒。

 

所以為什麼我們去受菩薩戒的時候,平常穿著很漂亮,有戴珠寶耳環,塗香水,在菩薩戒的時候都先不要穿戴。你們有聽過這個嗎?平常你有穿戴這些是沒關係的,但是今天為了來受菩薩戒,這些就暫時不要穿戴。

 

如果你今天是為了尊重佛法,特別穿了新的衣服,這個就沒關係,這個代表對法的尊重,這個就很好。可是若是為了自己漂亮好看,而穿華麗的衣服,戴珠寶,塗香水,這樣就不可以,因為我們愛這個身體的心跟去受菩薩戒是有所衝突的,兩者不配合。

 

如果你是因為尊重法,穿得比較整齊乾淨,這樣就很好。我是喜歡大家來寺院,穿得比較整齊,穿得比較正式一點,這樣是對寺院一種尊重。我在美國看到他們上教堂,大家都穿得比較整齊,比較正式;在不丹也是這樣,去寺廟的時候跟平常穿的不一樣,大家都會穿得比較整齊,穿得乾乾淨淨,這是對寺院的一個禮貌與尊重。

 

美國人也是這樣,平常美國人都是穿得非常簡單隨便,特別是黑人,但是他們上教堂的時候,大家都會穿得非常正式,非常整齊,這樣對宗教非常禮貌,非常尊重。

 

所以為了對寺院的尊重,你穿得比較好,比較正式,這樣很好,如果是為了這些你就可以穿戴,但如果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身體漂亮,受菩薩戒當天就暫時不要,在菩薩戒的儀軌中有提到,跟受八關齋戒的時候一樣。

 

仁波切:「我們在台灣的時候有聽到這個,受八關齋戒的時候有說不能吃晚餐吧?」弟子:「對!」仁波切:「有說不能講話嗎?」弟子:「有些地方有禁語。」仁波切:「這個其實是後來的師父加進去的,原來的八關齋戒是可以講話的,佛陀並沒有規定禁語,是後來師父將禁語加進去的。」「禁語有很多好處,因為我們不講話也不會造口業,也不會浪費時間,不講話有它的好處。」「但是有的人在八關齋戒的時候不小心講話了,他非常失望,認為自己破戒了,這個不用失望難過,因為這個是原本沒有的,你不小心講話並沒有破八關齋戒。」

 

在我們不丹的八關齋戒叫“紐涅”,他有八個規矩要遵守,但是並沒有說不能吃中餐,但是在不丹有很多人“紐涅”的時候中餐都不吃,有些地方連水都不喝,有些地方連口水都不能吞進去。

 

去年我在不丹主持“紐涅”七天,我跟他們說,我是要吃中餐的,你們要不要吃中餐你們自己選擇。有些女眾師父說她們不吃中餐。我說好吧!你們不吃中餐,但是我要吃!然後我說我要喝水,白天要喝,晚上也要喝。她們說不能喝水,連口水都不能吞,都要吐出來⋯⋯。

 

我跟她們說,戒律的部分,佛陀講了100,我們做到100就夠了,不用做到101,也不要做到99,100%做到就是剛剛好,這樣就是遵照佛陀說的,就是依教奉行。

 

佛陀說不能吃晚餐,我們不吃晚餐就好了,不要連中餐都不吃。如果是這樣,是不是連早餐也不能吃?連口水也規定不能吞,有一天會不會規定連呼吸都不可以?(笑)

 

因為大家都喜歡規矩越來越嚴格的,我覺得這樣不太好,修行是太輕鬆也不行,太嚴格也不行,要剛剛好。如果你做的是 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八關齋戒,你就不能更改,也不能增加,因為這是 釋迦牟尼佛所定的八關齋戒的規矩,你用佛陀所定的八關齋戒,就應該要照佛陀所講的。

 

如果你自己私自造了一個八關齋戒,因為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私底下愛怎麼做就怎麼做都沒關係。但是你今天是用佛陀的,因為你說你受的是佛教的八關齋戒,那你就應該要遵照佛陀說的來做,不能多也不能少,你不能更改佛陀原來的,也不能自己訂新規矩加進去。

 

為什麼佛教有懺悔,為什麼佛陀說要懺悔?因為佛陀知道我們對於佛陀說的規矩都會少做,佛陀規定的規矩少做了,就應該要懺悔,用懺悔法。但是佛陀並沒有規定多做要怎麼樣。雖然沒有規定多做要怎麼辦,但是事實上是不能多,也不能少。

 

所以不丹作八關齋戒的時候,也規定不能吃中餐,規定不能講話,也規定不能喝水,不能吞口水⋯⋯。這些我覺得都是做得太過於嚴格,不需要這樣。有人在八關齋戒不小心講話了,都變得很失望,認為自己破戒了,我說這樣並沒有破戒,不需要失望。

 

有些地方已經自己定了很多規矩,所以你去那邊也只能跟著他們這樣做,可是萬一如果自己不小心講話了,或者是身體不舒服一定要吃中餐,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有破戒,因為根本沒有這些規矩,都是後來的人自己造的。

 

以前我在台南受一個八關齋戒,也是這樣子。我們有三個出家人,其他都是在家人,總共40幾個人,因為昨天晚上晚餐不能吃,平常我是有在吃晚餐的人,所以早上起來我覺得肚子很餓,頭很痛,慢慢起床之後,我去大殿。

 

我去的時候,另外兩位師父已經在大殿,兩位師父都不太高興,因為他們兩個,一個是師父,一個是侍者,他們是師父和弟子的關係。因為我們的規矩是不能講話嘛!結果早上侍者出來時忘了,開口就問師父:「師父,要不要點香?」師父:「今天不能講話!」結果兩個人都講話了。(笑)

 

最不高興是這個師父,我當時也忘了跟他說,其實講話沒有關係,結果這個師父一直都不高興,而且很尷尬,因為只有我們三個出家人,其他四十幾個都是在家人,兩個出家人已經開口說話了,大家都笑。(笑)

 

法會結束後,這個師父一直念他的侍者,為什麼要問他點香的事。

 

“紐涅”是藏文,中文有另一個名相,叫“千手千眼觀音斷食八關齋戒”,它的規矩有八個,有五個我們大家都知道,不殺、不偷、不淫、不騙、不喝酒,然後加上上過午不食就六個了,加上不著香華鬘(包括不觀聽歌舞)就七個了,再加上不坐臥高廣大床,總共八個。

 

高廣大床一個意思是指這個床很高很大,另一個意思是這個床很名貴,名貴的座椅也是一樣。

 

所以前面有提到要佈施這個身體,要供養這個身體,這個也很好,因為我們一直說要斷除“愛自己的心”,用這個方法來斷;用佈施自己的身體給眾生、供養自己的身體給佛菩薩來斷除“愛自己的心”。

 

也有一個原因,當我們要行利他的時候,要放棄自己。這邊說的放棄自己的意思不是要你放棄自己的命。要放棄“愛自己的心”;不要這麼Care自己。平常我們對別人都還好,對自己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捨不得,大乘修行人這個要轉換過來,對自己還好,對別人要非常關心。

 

平常我們說的讓給人家,人家好就好,人家開心就好,在台灣我們常常聽到這個嘛,他好就好了,這個聽起來已經有放棄自己的意思了,因為原本我們好的都是要留給自己的嘛,現在好的都是讓給人家了。

 

這些要怎麼做呢,也是用這個方法,自己的身體要常常供養,自己的身體要常常佈施,這些都是用觀想的,用觀想來供養自己的身體、用觀想來佈施自己的身體,很像我們是做眾生的傭人、僕人一樣。這個在入菩薩行論有講到:「佛陀你放心!我從今天直到成佛,會做眾生的僕人、傭人。」如果我們是眾生的僕人,把眾生都當成主人,我們什麼都會讓給眾生,好的都是讓給人家。

 

所以我們要從小小的地方做起,馬上我們有的好東西都讓給人家,這個是不可能的,做不到。其實,我們也是有看過完全都是為了利他,而放棄了自己的人,這種人我們也看過不少,也聽過不少。他們為什麼做得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也是因為這個身體,我們是捨不得這個身體,他們是捨得這個身體,我們要怎麼樣才做得到,也是用剛剛說的,用觀想來供養這個身體,用觀想來佈施這個身體。

 

在台灣我們也有看到有人在修密宗的施身法,不丹也有很多人修這個,有的人覺得這個法很特別,這個法的重點就是你要放棄這個身體,施身法裡面的內容都是佈施這個身體,將身體佈施給餓鬼,讓餓鬼來吃這個身體。為什麼要這樣觀想呢?因為第一個這樣會斷除“愛我自己的心”,也慢慢的會斷除“我執心”。因為對我們現在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“我”,最捨不得的就是“我”。

 

而當我們在說這個“我”的時候,也不是指別的東西,幾乎就是在指我們的這個身體。當我對自己的身體沒有這麼捨不得,自然對我自己就沒有這麼捨不得,這樣我對於他人,為他人做事情就比較容易了。

 

所以菩薩戒的前行是在講這個。

 

接下來講到菩薩戒,關於菩薩戒,在入菩薩行論第三品裡面有兩個偈頌:

如其往昔諸如來,從於生起菩提心,

菩提薩埵諸學處,如其次第善安住。

 

如是為利有情故,願我亦發菩提心,

如其所學諸學處,亦如次第能修學。

 

這個兩個偈頌就是受菩薩戒的儀軌,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不一定要有師父,我們可以自己在佛堂,在佛像前面受菩薩戒。

 

受比丘戒和菩薩戒不一樣,如果是受比丘戒,旁邊一定要有出家師父,而且他本身一定要有比丘戒,並且持守比丘戒超過十年都沒有什麼問題。所以如果我要傳授比丘戒,我十年前就要受過比丘戒,持守十年也沒有什麼問題,我才可以傳授。

 

另外,像台灣這種佛法興盛的地方,至少同時要有十個出家師父,才可以傳授比丘戒;如果是在中東地區阿富汗這種沒有佛法的地方,則只需要五個出家師父。

 

如果找不到五個出家師父,就不能傳授比丘戒。所以最少要有五個出家師父,才可以傳授比丘戒。

 

我們佛教有三種戒律,別解脫戒、菩薩戒、密宗戒。別解脫戒的話,一定都要有出家師父才能傳授,別解脫戒最高的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這兩個如果要傳授,要受這個戒,在台灣就要十個出家師父,因為這裡是有佛法的地方,比如說在阿富汗這種沒有佛法的地方,則至少要有五個出家師父,如果找不到五個出家師父,就不能傳授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也不能領受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。

 

可是菩薩戒就不需要師父,所以你在佛堂,在佛像旁邊也可以,若沒有佛堂也沒有關係,可以用觀想的,觀想釋迦牟尼佛在前方,你念這個菩薩戒的儀軌,也可以這樣來受菩薩戒。若是我們記不得儀軌的偈頌,唸不出來,也沒有背下來,你也可以觀想菩薩戒儀軌裡面的內容來受菩薩戒。

 

所以受菩薩戒不一定旁邊要有師父,這個你們知道就好。但是若是有師父,剛好這個師父也有菩薩戒,他可以傳菩薩戒給你,那就還是要找師父來受,不可因為懶惰,而不想找師父,不去找師父。

 

剛剛講的狀況,是因為沒有師父可以傳菩薩戒,你也找不到師父,那你可以在佛堂,佛菩薩像前面受菩薩戒,因為沒有選擇嘛!或者你在山上,山上也沒有佛堂,那你可以在山上用觀想的來受菩薩戒。不能說,家裡有佛堂,你連佛堂也不願意上去,躺在床上用觀想的就要來受菩薩戒,這樣不可以(笑)。若是有師父,找得到師父,也不能不去找師父,自己在家裡佛堂就要受菩薩戒,這樣不行。

 

受菩薩戒和生起菩提心不一樣,很多人會搞錯,以為受菩薩戒和生起菩提心一樣,很多入行論解釋的書也沒有寫清楚,有的人說以前的師父這麼說,我現在也這麼說,他直接就這麼解釋了,所以很多人以為都一樣,不知道菩薩戒跟菩提心的差別在哪裡。

 

我們應該要知道菩薩戒與菩提心的差別在哪裡。

 

菩提心是一個動機,「為了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。」有這個動機叫做菩提心,菩提心又分為行菩提心和願菩提心。「為了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」,內心有這個想法、有這個動機,但是還沒有付諸行動,這個時候的菩提心是願菩提心。一旦你付諸了行動,比如說你在做佈施,這個時候內心同樣有「為了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」這樣的動機,這個剎那的菩提心就是行菩提心。

 

所以行菩提心和願菩提心絕對不會同時在,願菩提心在的時候,行菩提心不在;行菩提心在的時候,願菩提心不在。所以我們常說菩薩入定的時候是願菩提心,出定的時候是行菩提心,菩薩出定的時候因為都在做佈施,都在幫助眾生,都在“行動”,所以是行菩提心的狀態,佈施的心和行菩提心會同時在。

 

當你在佈施,然後有「為了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。」的觀念時,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行菩提心。可是入定的時候為什麼就不是行菩提心?明明我也是「為了一切眾生,我要成佛。」所以我才入定的,為什麼入定時會沒有行菩提心呢?

 

因為我們跟佛不一樣,不只是我們,就連十地菩薩都跟佛不一樣。當凡夫乃至於十地菩薩入定時,心續當中了悟空性的智慧出來了,心續中其他所有的心都會不見,入定時只剩下一個心,就是了悟空性的智慧,這個時候的菩提心的狀態就像被壓著,很像我們睡著時,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,六識中的前五識都會消失,剩下第六識-意識在而已,等到隔天早上醒來時前五識才會再出來。

 

這個狀況跟我們入定的時候很像,入定的時候也是前五識消失,只剩下意識在。有人會問,既然入定的時候剩下意識在,那麼菩提心也是意識,菩提心並不是眼識、耳識、舌識⋯⋯前五識,菩提心是意識,既然菩提心是意識,那麼為什麼菩提心會不在?

 

這是因為菩提心跟了悟空性的智慧比起來,菩提心比較粗,了悟空性的智慧比較深細,當深細的心出來的時候,粗的心都會不見,所以入定的時候,菩薩剩下的菩提心是願菩提心而已。這是因為願菩提心不需要和其他的心在一起,行菩提心要和其他的心在一起,比如說佈施的心,持戒的心、忍辱的心⋯,當入定的時候這些心都會消失,所以行菩提心也跟著消失,剩下願菩提心在而已。

 

所以入定的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叫願菩提心,出定的菩薩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叫行菩提心。

 

到了佛地的時候,都是行菩提心而已,並沒有願菩提心,所以佛的心續當中只有行菩提心,沒有願菩提心。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,願菩提心只會存在於資糧道菩薩至十地菩薩的心續當中而已,佛的心續當中並沒有願菩提心。

 

弟子:「仁波切,請問為什麼菩薩入定的時候行菩提心消失,但願菩提心還在,為什麼不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個都消失?」

 

仁波切:「入定的時候因為沒有“行動”,所以行菩提心會消失,但是願菩提心還在。菩薩的入定比較像我們凡夫睡覺的時候,菩提心不會因為入定或睡覺而消失,只是這個時候沒有行動,沒有在做佈施、持戒、忍辱⋯等,所以行菩提心會消失,但願菩提心還是會在。」「舉一個例子來說,我們的心續有煩惱,有貪嗔痴,我們都有嗔心,但是有沒有在生氣?沒有,沒有在生氣!因為生氣的時候已經是行動了。可是我們雖然沒有行動,雖然沒有生氣,可是嗔心仍存在於我們的心續當中,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狀況比較像這個樣子,菩薩入定的時候願菩提心在,可是因為沒有行動的關係,所以行菩提心不在。」

 

所以菩提心是一種動機,一種觀念。那麼菩薩戒是什麼呢?菩薩戒又分為願菩薩戒和行菩薩戒,這兩者的分別很簡單,願菩薩戒就是我從今天直至成佛,我要守願菩提心、我要修願菩提心,這個叫願菩薩戒;我從今天直至成佛,我要守行菩提心,我要修行菩提心,這個叫行菩薩戒。

 

簡單的說,菩薩戒的意思是:我從今天到成佛,我不要放棄菩提心,我要守菩提心,這個發願叫菩薩戒。那麼菩薩戒跟菩提心有什麼差別呢?這兩個你們仔細聽一下,菩提心是「為了利益眾生,我要成佛!」,菩提心的所緣境是在眾生和佛,這兩個。菩薩戒是「我從今天直至成佛,我不要放棄菩提心,我要守菩提心,我要修菩提心。」菩薩戒的所緣境是在菩提心。所以菩提心和菩薩戒兩者的所緣不同。

 

所以菩薩戒和菩提心的差別你們分得清楚了嗎?還是你們覺得都差不多(笑)。

 

弟子:「菩薩戒聽起來比較像是在保護菩提心!」仁波切:「對,菩薩戒可說是一種保護菩提心的方法。菩薩戒可以說是生起菩提心的方法,保護菩提心的方法,增上菩提心的方法。」「我們為什麼說一天要受很多次菩薩戒,原因是希望我們能生起菩提心,希望我們能保護菩提心,希望我們能增上菩提心。所以菩薩戒是生起菩提心的方法,也是保護菩提心的方法,也是增上菩提心的方法。」

 

菩薩戒可以受很多次,比丘戒、比丘尼戒的話就不一樣,沒有辦法受很多次。很多人說他不敢受菩薩戒,因為認為自己做不到,可是我覺得沒有關係,你不可能馬上做得到,可是你做不到時也是用懺悔,然後再受,做不到,再懺悔,再重受⋯。一直持續下去,越來越會做得到,對菩薩戒越熟,你就越會做得到,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子。

 

有一個很好的地方是,佛陀在菩薩戒的儀軌中並沒有說這輩子只能受一次,所以可以受很多次。如果是比丘戒的話,這輩子就只能受一次,這是它的規矩,那這個規矩我們可以改嗎?不能改,因為這是佛陀講的。如果你今天傳一個你自己私自造的比丘戒,那你就可以改,可是你是用佛教的,你是傳佛教的比丘戒,你是受佛教的比丘戒,那我們就不能改它的規矩,一切都要按照 釋迦牟尼佛講的。

 

菩薩戒的話,佛陀在菩薩戒儀軌並沒有說一輩子只能受一次,所以可以受很多次。但是我們也不能說,沒關係,破戒的話也無所謂,反正可以受很多次,如果用這樣的心態來受,你就會永遠也做不到。

 

菩薩戒的儀軌就是剛剛講的兩個偈誦

如其往昔諸如來,從於生起菩提心,

菩提薩埵諸學處,如其次第善安住。

 

如是為利有情故,願我亦發菩提心,

如其所學諸學處,亦如次第能修學。

 

如果可以的話,就把這兩個偈誦背下來,去寺廟的時候你們可以念這兩個偈誦來受菩薩戒。

 

菩薩戒有十八個規矩,比比丘戒少,我們下個禮拜可以解釋這十八個規矩。我覺得受菩薩戒容易,但要守戒困難,就像答應人家容易,要做到困難,人本來就是這樣。

 

這些規矩先知道也很重要,傳菩薩戒前一定要先講清楚菩薩戒規,這個下個禮拜講。

 

有人說菩薩戒可以先講規矩再傳戒,但是比丘戒要先傳戒後再講規矩,可是我覺得不論是什麼戒,規矩都先講清楚比較好,他自己來選擇,看他做不做得到,如果他做得到,再傳給他;如果他做不到,就不要勉強。所以我覺得不只是菩薩戒,所有的戒律都這樣,規矩事先講清楚比較好。

 

所以菩薩戒跟菩提心很像,很多人都分不清楚。菩薩戒就是「我從今天到成佛,不會放棄菩提心」,受戒就是一個答應嘛!「我從今天到成佛,不會放棄菩提心」這個答應就是菩薩戒。

 

如果你要受菩薩戒,你可以念剛剛那兩個偈誦答應。不會念這兩個偈誦也沒關係,到寺院的時候先皈依,皈依完後你發菩提心,內心有了菩提心的動機,之後就可以受這個菩薩戒:「從今天到成佛,我剛剛發的這個菩提心永遠都不會放棄」。這樣就受了菩薩戒了。

 

弟子:「仁波切,我有一個問題,在我們漢傳的佛教中,受菩薩戒有很多儀式,甚至要住在寺院一段時間,在藏傳的話是唸完儀軌,然後發願要持守菩薩戒,這樣就完成菩薩戒了嗎?」

 

仁波切:「住在寺院一段時間這樣很好。在藏傳要看師父,有的師父比較輕鬆,你跟他說要受菩薩戒,師父馬上就傳菩薩戒了,他會先要你念皈依發心、七支供養、獻曼達拉,然後師父念一遍菩薩戒的儀軌,你跟著念一遍,這樣念三遍後,就傳給菩薩戒了,很簡單。有些師父比較嚴格,他不輕易傳菩薩戒,有些連皈依都不隨便傳,他會要求你住在寺院。比如說你想要受沙彌戒,有些師父會要求你先在寺院工作三年後,才傳授沙彌戒給你,再三年後才傳比丘戒,在幾年後才會傳菩薩戒。

 

所以到了傳菩薩戒的時候,這些出家弟子最少都已經讀過入菩薩行論,入中論,大般若經⋯等。菩薩戒的規矩你都已經讀過了,內容也都已經了解了。我們漢傳說要住在寺院一段時間,這樣我覺得很好。至於為什麼要點戒疤,這個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了,你們知道為什麼嗎?

 

弟子:「燃臂供佛!」

 

這個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了,我還沒來台灣前就看過了,在功夫電影裡面看過少林寺的出家人有點戒疤,後來來到台灣真正看到台灣的師父頭頂上有點戒疤,有人三個,有人九個,這個我一開始不太接受,原因是佛陀並沒有做這樣做,佛陀傳比丘戒的時候並沒有幫弟子點戒疤,我們也沒有在戒律上面看到過這個,所以,我心裡面想,這個是不是後來的人造的?

 

我本身是比較喜歡原來的,在不丹那邊也是一樣,有人來跟我要度母口傳,我都直接口傳 釋迦牟尼佛講的《二十一度母讚》,我都不太喜歡傳後來的人造的度母讚⋯。

 

因為後來的人造得越來越多、越來越多,每個師父造的也都不一樣,有一天我們不清楚哪個是對,哪個是錯。

 

我覺得過於嚴格或過於輕鬆兩個都不太好,我們保護到原來的就好了,佛陀怎麼說,我們怎麼做,如果我們做到佛陀講的,就真的已經很好了。就像剛剛我們提到的,不丹那邊的“紐涅”,連口水都不能吞進去,我們在佛陀的戒律、經典裡面從來都沒看過這個,可是在不丹有人這樣說,也有人這樣做,而且不是在家人而已,出家人也這麼做。

 

我覺得,漢傳燃戒疤這個一定很痛,一定很辛苦吧。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?有一天會不會有人燃十二個、有些二十幾個⋯,越燃越多,這樣做不太好吧。

 

也許它有它的道理,只是我不知道,但如果是我,我不喜歡這個樣子,不是佛陀講的我不喜歡做,我們佛弟子照佛陀原來講的就好了,不要佛法每傳到一個地方都修改,都增加規矩,後來的人都不知道哪個是佛陀原來講的,哪個是後面的人自己造的,分不清楚真正的到底是哪一個。

 

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師父,這個我心裡也很難過,因為他沒有真正讀過戒律,所以他聽到這裡的傳承有這個,那邊傳承有這個⋯。這個是灌頂可以這樣,灌頂可以有白教的傳承、紅教的傳承、黃教的傳承、花教的傳承,比如說讀四聖諦來說,可以有漢傳的傳承、南傳的傳承、藏傳的傳承、不丹的傳承⋯,讀四聖諦我可以有很多地方的傳承,這樣是可以的。

 

可是比丘戒就不可以這樣,比丘戒就只有一個而已,可是他到泰國也去受、緬甸也去受、漢傳也去受、藏傳也去受,他留了很多照片,師父說他有很多比丘戒的傳承。可是我覺得這樣不對,師父可能不知道,他沒有讀過戒律,比丘戒不可以這樣的,比丘戒只能受一次,你選擇一個,看你是要受藏傳的、漢傳的、南傳的,受一個比丘戒就夠了,比丘戒並沒有很多傳承,沒有說我身上有好幾個傳承的比丘戒,不論哪一個傳承的比丘戒我都有,沒有這樣子,這樣你不懂這個戒,已經違反了。

 

所以我看到有人說他已經受過很多次比丘戒了,我覺得這樣不太好,當然我也不該直接否定他,說這個是錯誤的,只能說我在佛經從來沒有看過這樣子,也許佛經真的有講,我自己沒看到而已。

 

我現在自己比較喜歡南傳的,南傳都比較遵照原來佛陀講的。不論是禮拜的方式也好,各種方面都比較遵照佛制,所以我喜歡看到南傳的,我也覺得南傳比較正確,尤其是斯里蘭卡。

 

以前我們都是拜大禮拜嘛!從小到大我都是在拜大禮拜,但是這次我到菩提迦耶,看到藏傳的師父在拜大禮拜,我都越來越覺得⋯。我看到漢傳的師父來菩提迦耶都是小禮拜,不同的是有多一個翻掌而已,泰國也是拜小禮拜,南傳是我們大家的學長,更不用說,都是拜小禮拜,我在想我們藏傳的大禮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,是哪一個經典講到大禮拜的?我們從來沒看過。

 

也在菩提迦耶看到人家在拜大禮拜,出家人穿一個短褲在那邊拜,因為太熱了,他什麼都脫掉,穿一個出家人的襯褲和背心在那邊拜,我都越來越看不下去。我心裡都想,我在師父面前都不敢這樣拜,至少一定是衣服穿好才禮拜師父,法王面前也不敢這樣拜,為什麼今天在佛陀成道的地方,佛陀的面前敢這樣拜?

 

後來我看到我的朋友也是穿這樣拜,我跟他說不要穿這樣拜,佛堂那邊你不會穿這樣拜,師父面前你不會穿這樣拜,為什麼今天你在這裡穿這樣拜?他說這邊大家都這樣拜。我說佛法不是大家的看法,要看佛經怎麼說、入菩薩行論怎麼說,很多時候全世界的人都這樣說,佛陀卻不是這樣說,佛法跟民主不太像,全世界都這麼說也不一定正確,每個人都這麼說也不一定正確,都要看它的“正理”,到底它的道理在哪裡、證明在哪裡,你要找它的“正理”。不是說大家都這麼做,所以我也跟著這麼做。

 

我跟他說,我現在都不太敢做大禮拜,我現在都是拜小禮拜,因為漢傳都是小禮拜,南傳也是小禮拜,經典也沒有提到大禮拜,不知道我們藏傳的大禮拜是從哪裡來的?如果只是拜的方式跟人家不同也就算了,可是現在很多人拜大禮拜都失去它原本的意義,原來為什麼要拜?也是為了恭敬、尊重、禮貌,你穿一個襯褲和一個背心,在那邊咚咚咚一直算自己拜了幾拜,然後膝蓋也帶護膝,手肘也帶護肘,下面鋪一個墊子,手上抹滑石粉,真的很像在做運動,完全沒有禮貌的感覺,真的不太對。

 

如果是為了身體健康這樣做,也就算了,可是你說你在禮佛,你在禮拜佛陀,為了禮拜佛陀,你怕自己受傷,所以前面放了一塊布,戴上護膝護肘,我覺得這樣禮拜很好笑。

 

真正到了佛陀面前,你也不敢這樣做,可是在菩提迦耶你怎麼敢這樣做?特別是在正覺大塔,佛陀成道的地方穿一個短褲在這裡做禮拜,很不好看。

 

有時候我覺得,如果是沒有文化,沒有學過佛法的人這樣拜就算了,或許他只是不知道而已。但是有一次,我看到一個三大寺的格西,他是學問很好的,比我的學問還要好,以前也當過寺院裡面管規矩的,他在那邊做大禮拜,我真的很想跟他講,因為他穿一個出家人裡面裡面的襯裙在正覺大塔那邊禮拜,我想格西他絕對不是不懂,只是他可能沒有注意到,我真的很想跟他講,因為其他人一定不會聽,但是他是一個有學問的人,跟他講道理後,他一定會聽,一定會接受,可是因為不熟,所以也不敢跟他講。

 

所以我覺得不論是漢傳或藏傳,我覺得後人都加了很多東西。我喜歡看斯里蘭卡的人做的,跟原來的佛法,跟佛陀時代的很像,都很簡單,佛經裡面講的跟他們做的都很像,不論是念經也好,打坐也好,禮拜也好、穿著也好,都跟佛經當初講的很像,反而我們北傳佛教的都演變得比較複雜。

 

在菩提迦耶住一段時間後,看到了很多,都覺得要注意的地方很多,一直提醒我要盡力走到佛法原來的。特別是對我來說,我自己也有一個寺院了,我的寺院也不要加入我的東西,盡力要走到原來的,這樣也才能保護到佛法,也可以幫助到未來的人。

 

今天上課就到此結束。

 

弟子:「請問仁波切,為什麼佛陀的心續當中只有行菩提心,而沒有願菩提心呢?」仁波切:「剛剛有說過,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會同時存在,有願菩提心的時候就沒有行菩提心,有行菩提心的時候就沒有願菩提心。那麼佛陀為什麼心續中都是行菩提心,而不是願菩提心呢?這是因為佛陀入定和出定是沒有差別的,佛陀不論出定或入定都在行動,所以都是行菩提心,這個很特別。

 

只有佛陀有辦法做到入定和出定沒有差別,這就好像一個人在睡覺,還是有辦法跟醒著做事一樣,出定和入定都在度眾生,沒有差別,只有佛陀做得到而已。然而,除了佛以外,一般來說,菩薩入定的時候是沒有辦法“行動”的,所以他入定的時候行菩提心會消失,剩下願菩提心。而佛陀不論出定和入定都在“行動”,都在度眾生,所以佛陀的心續當中永遠都是“行菩提心”。

 


 

【入菩薩行論】要義 (第三堂結束)

堪祖仁波切 2012/03/02 講於 南投中心

學會網www.bodhi2240425.org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bodhi22404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